同事问我要我家孩子报的辅导班的电话。一问才知道,压根不是想让孩子学个啥,而是孩子暑假期间,两个人都上班,孩子自己在家不行,总要有个地方看着才好。
我给孩子报了满满的辅导班,是觉得他在家不学习的话,就天天和手机、电视为伴,小区里平时也没有几个一块玩的小朋友,还不如在辅导班里还有机会一块玩耍。
那天还孩子妈谈这件事,当他成年后,回忆自己的童年时,不知道是一无所有,还是只有辅导班?
3岁上幼儿园,放了学,小区里没认识的,去外面的广场滑滑梯……,上了学,周一到周五做作业,周末有心让他出去玩玩,可是不知道同学家,外面也没人玩,无处可去,真自己在外面玩,家长还得跟着。最后,只好让辅导班代替。
我的童年,据我的表兄妹们说,是藏在家里学习。而我记忆中的童年,是在学校里疯玩。
小时候没有幼儿园,大一点的时候上过两年或者一年的“育红班”(不知道是不是这三个字)。第一个老师很严肃,教写字。老师是同村的,按辈分我得叫姐姐。我至今还记得当时拿着作业忐忑的等着老师批改的情景。第二个老师,也是同村,比我这一辈。那是我记忆中的快乐童年。玩丢手绢、跳绳,我还记得我跳绳的时候,她跟我开玩笑说一边跳绳一边还抓着裤子。
上了学,不计时的课间休息,我们常常一玩就是一上午或者一下午,有各种不知道是什么汉字的游戏。那些偏暴力的,我有些打怵,也不是很擅长,也不够凶狠。其他像什么跳绳、踢毽子等等之类需要身手矫健的,我就很厉害了。
早晨老师还没到或者老师不在的时候,我们畅聊正在看的电视剧或者做的梦,梦中可以让扔出去的小石子能拐弯,想打谁就打谁。下午放了学,一帮一帮的玩捉迷藏,有时候黑灯瞎火的居然也不害怕。还有夏天去河里游泳,冬天去滑冰。
当然还跟邻村的孩子打架,不过我没赶上,据说我哥他们那个时候,经常会跟对面打的头破血流。到了我们这一代,一代不如一代了。好吧,幸亏没赶上。
低年级的时候,也不分什么男孩子女孩子,大家一起玩。打闹起来女生有时候会吃点亏,毕竟跟她们打闹没有那么暴力。不知为啥,高年级开始往下施压,不许和女生玩。不过还记得有个哥们不知怎么惹恼了同班的女生,被骑在地上一顿暴揍。
现在的孩子们,一个班的男生都被同班的女生欺负,甚至都被追着打,班干部全是女生,连老师都给孩子们说要男生就应该保护女生,女生总是对的。
咱小时候没在县城呆过,据办公室的阿姨们说,她们的孩子小时候也就是扔到家里,也没说担心会出什么事,就没往那方面想过。不过那时候,一个单位就是一个村子,孩子们住在一个小区里,都认识,一大帮一大帮的。
高林大厦林立取代了平房小院的村落,飞机高铁汽车取代了步行牛车自行车,生活越来越舒适自成一体,工作越来越紧迫编织成网,时光不可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