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童年的端午节
食堂的超市里开始卖糯米了,微信的朋友圈里开始卖五彩绳了,大集上开始卖日照特有的粽叶了,不用说这是端午节就要到来了。
端午节,在北方日照这个小城是没有赛龙舟的,只有吃粽子、戴五彩绳(日照方言:配五素)。记忆中我最喜欢的节日并不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春节,虽然在春节能有好吃的糖块,好吹的气球,长辈给的压岁钱。但是因为我的小嘴叭叭叭的话多而且无脑,在这个只能说吉祥话的节日里,我总会因为言语不当挨了不少的吵,而且压岁钱只是经过了我的口袋并不属于我。要说童年能够带给我快乐气息的节日,就要数这个端午节了。
依稀记得那时候,这个端午节就是麦收的季节,但是在端午节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这些小朋友们就已经开始行动起来为端午做准备了。包粽子的粽叶自然是要大人们去大集上购买,但是捆粽子的绳子,就是小孩子的事情,我们通常会去水塘里割一种叫做香蒲的植物,它有长长的一条条叶子,足可以结实的捆住粽子,而且它还自带一种清香的气息,可以增加粽子的口感。除了采割香蒲,我们女孩子还会采集一种叫“刺木塔”(日照方言发音)的野生小花的花蕊,这种小花的枝叶都带着很尖利的刺,但是气味特别的芳香诱人,我们都会冒着被刺痛的危险收集晒干,然后找块母亲不要的小布,用粗大的针脚缝起来,将花蕊放在里面做一个小香囊戴在身上。
记忆中端午节的气氛是我们家最和谐的气氛,父亲总是早早的就抽空用斧子劈好干柴,一摞摞的整齐的摆放在屋檐下,端午节头一天下午母亲都会把粽叶煮好,我也不会闲着,我就会帮忙把那些粽叶刷干净,在母亲包粽子的时候帮她拿着包好的半个粽子,看着她在包另外半个,然后整个粽子捆在一起,一个粽子就大功告成。除了日照特色的粽叶包的大粽子,被挑食的我逼得心思玲珑的母亲,总会想办法弄几个大竹叶包几个三角形状的粽子单独给我吃,这在别的小朋友家是没有的。麦收那么忙谁会有那么些个心思来哄一个不爱吃饭的小孩呢,况且还是个小臭丫。得益于父母结婚早,等我弟弟合法的出生时,我都已经十岁了,所以童年虽然是个小臭丫也独得父母的恩宠!
怎么把满满的一大锅粽子均匀的煮好,确实个技术活,每年这个时候平时几乎不怎么下厨的父亲,总会亲自上阵,从粽子在锅内的摆放,到添水,再到火候,都由他亲自掌控。煮粽子不光煮的是粽子,鸡、鸭、鹅蛋也是重头戏,在粽子锅里煮出来的蛋味道格外的好吃,里面有种厚重的香气。蛋白都是褐色的,蛋黄都是糯糯的,反正挑食的我也总会一口气吃上几个。
粽子锅底的火一直要烧好久、好久,至于多久,童年的我从来不会知道,因为我总会在这之前就睡着了。最为神奇的是每一个端午节的早上我睁开眼会在自己的手腕乃至脚腕上发现漂亮的“五素”。那种惊喜的心情到现在每每回忆起来都感觉特别美好。我从来不知道母亲是几点起床给我戴上的,但是每年的端午节都是这么神奇,母亲总会给我带来惊喜。我总会麻利的起床,然后冲向灶台,从粽子锅里弄出些水来洗脸,因为有一种说法就是用粽子锅的水洗脸皮肤好,不长疙瘩。洗完脸我还会用粽子水去浇我种在墙角的“刺木塔”,因为在小朋友中间有个传闻,用粽子水浇“刺木塔”,它就会变成蔷薇花。至于是不是真的,有没有科学道理,童年的我从来没有深究过。
等我洗完脸,母亲总会从粽子锅里挑几个品相好的粽子,再数上几个粽子锅里的鸡蛋,让我拿个盆端着,一路小跑就送去了祖父祖母家。当然回来的时候盆也不是空的,祖母也会给我他们家煮的粽子、鸡蛋再让我拿回来。虽然当时年少的我并不明白来回的互换,我端着沉甸甸的盆来回跑是个什么意义。但今天的我就明白了,这可能就是孝敬长辈和疼爱晚辈的一种表达吧!
五素,香囊,香蒲,盛着粽子和鸡蛋沉甸甸的盆,所有的这些都构成了我记忆中童年的端午节,并已经深深的刻进我的脑海,将伴随我一生,如今的我每每回味起来,嘴角还总是带着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