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甲骨文学专心

注意是学习的门户,没有注意就没有记忆。

注意力好不好提升呢?在这方面甲骨文有没有启发我们的地方呢?

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只要看看专注的“专”字是怎么发明的就知道了。



専字会意,字形是纺锤“叀”加一只手,表示用手让纺锤旋转的意思。

专、转、抟、惠,都源于甲骨文“叀”。

叀是纺锤,单手转之以纺线——“叀”加上一只手就造出了“专”,会意现代汉语旋转的“转”字。


据此,钻头的钻,理应也是源于纺专的“叀”。显而易见,他们的发音也是高度相似。

抟,即是“专”字再加一只手,专门表示以手捻之的动作。老子在《道德经》里论道说“抟之不得”,就是说用手指捻也捻不到,形容细微到难以把握的意思。

前面几个字音形义都高度相似,而“惠”字却与他们都拉开了距离。

首先是读音显然毫无关系;另外,字形在简化字中,惠字已经看不出起源于“纺专”的“专”字了;意义上,现代汉语中使用“惠”字的语境一般也看不出和“专”的关系。

顺便说一下,古人讲“嫥壹”(专一)的时候,“专”字还有个女字旁,看来是古人认为女姓更“嫥壹”(专一)。



惠,显而易见,叀+心,会意专心。《说文解字》解释为“仁,从心从叀”,徐鍇注解:“爲惠者,心專也。”

心叀就是专心,古人的意思是仁心专谨。字义无论如何分化,惠字含有“专心”的字源意义,肯定是不争的事实。

段玉裁注“惠”字的时候明确指出:經傳或假“惠”爲“慧”。也就是说,古代经典经常假借“惠”为“慧”。不料常借借乱了主次。智慧的“慧”字本来应该是“惠”字,表示专心,结果现在变成了“慧”了——有了“狡黠”的聪明,不再有“专一”的惠心了。



今天,我们通过甲骨文正本清源,向“惠”字学专心。叀,围绕一个中心旋转,因此纺棉成线;专心,围绕一个目标钻研,因此转识成智。

唯有围绕一点用力,才有钻木取火,才能钻入纵深。只需观察一下钻头的工作原理,就会一目了然地理解“钻”与“专”的关系。

万变不离其宗,万转不离其中。

有地方方言讲“不中”,就是不行的意思。其中也是有道理的,所谓“不中”,一语中的,意指不确定中心,意志不能一致,目标则难以“考中”,事必难成。

一个人的意志不专一不行,一个组织的意志不统一也肯定不行。一个人朝三暮四成不了事,一个组织朝令夕改肯定也成不了事。

可见,一贯如此也是专一的表现。所以,“不忘初心”是智慧的,不忘初心也是专心的一个方面。

今天,我们在文化上也不忘初心,通过甲骨文正本清源,让智慧回归“智惠”,让“惠”惠及“专注力提升”。让我们学会专心,专注于“惠及人心”,在甲骨文学习中提升生命的价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一朋友给我打电话:“哥们儿,酒菜我都预备好了,过来帮我搬家吧!总共也就40米远。”我爽快地答应了,到了地方才知...
    有说有笑有情调阅读 3,502评论 6 9
  • 2015年12月31日,"最后一天啦,走,出门吃去!" 朋友几个约着出门去,要轰轰烈烈大干一场。千盼万盼,201...
    0ddde8b7e64c阅读 1,846评论 0 0
  • 一场期待已久的雨…… 云贵川今年是一个干旱的年。对于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来讲,奶奶常说:“不怕人祸,就怕天灾。”今...
    凡事随心阅读 2,548评论 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