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故事,留住记忆。)
相传杨太白的家乡遭了一场大水,他孤身一人逃难到了福建祟安武夷山。来到一个小村庄,帮人做点零活。他20多岁,正当壮年,有的是力气,做事从不偷懒,周围的群众都很喜欢他。
武夷山中终日云雾缭绕,雨水多,日照短,气候温和、湿润,满山遍野都是野生的茶树,谁也不知道它有什么大的用处,自生自灭,谁也不去管理它。听老人说,碰到荒年,没有吃的,茶叶比树皮、草根还要好吃一些呢。不过武夷山民有个习惯,认为这些茶树的叶子煮水可以治病,提神、消化、止痢、解暑,所以到谷雨前后,每家每户都要让妇女、小孩去摘一点回来准备着,万一有个小毛病,就拿来煮水喝。
有一次,杨太白跟着一群妇女、小孩上山去采摘茶叶,他挑着竹筐,见山峰青青,流水徐徐,他越看越想看,走了一峰又一峰,边走边采,也不觉得劳累,一直往前走去,只剩下他独自一人。到了下午,当他坐下来休息的时候,才感到肚子很饿,疲惫不堪,精神恍惚,不一会就睡着去了。杨太白所采的茶叶,经过太阳暴晒,全部晒软了。当他一觉醒来,太阳已经落山了。山里天黑得早,他赶忙起来准备回家,他见竹佼里的茶叶都蔫巴巴的,用手去抖、去拨,因叶子枯连在一起,怎么也抖不开,拨不散了,但却闻到一阵阵清香。他随便抓了儿片叶子塞进嘴里嚼起来,越嚼越香,日中生津,精神倍增,也不觉得劳累和眼花了。赶忙挑着竹筐下山回家去。
武夷山群峰蒙上层层白雾,鸟儿叫着归巢,等到村里人家也都点上了烛火,太白才挑着茶回到家。武夷山的夜晚,虽是春夏之交,还是寒气袭人。他生火煮饭,灶火很旺,屋里暖烘烘的,等吃过饭,放在一边的茶叶又干了许多,一阵阵的清香溢出门外,全村的人都闻到了,感到奇怪,不知香从何来?第二天一早,才知道是太白家里的树叶香,都跑来看,一进屋更感到香气扑鼻。有的人一看,那茶叶,片片卷缩,说杨太白发疯了,说茶叶·被火烤成这个枯焦的样子,药性都掉了,不能治病。按照老规矩,山里人采回来茶,就要捣烂,揉成一团,晾干,装好即成药了,像杨太白这模样的茶叶,他们却还是头一回看见。
可是,把采来的茶叶制成药,按老规矩,不晒、不烤,放久了,有的就会发霉、变质、不能用,有的虽不发霉,但有一股冲鼻的青草味道,吃起来还会苦涩。而杨太白的茶,一年放下来用水冲服,不仅很香,吃来还有甘味,口里生津,还能治病。这消息一传开,来向杨太白讨茶的人就多了,有的要来治病,有的人吃上了瘾,每天吃一点,人就感到舒服,不吃就像少了什么似的。
杨太白不知经过多少年的实践、摸索,发明了做青、烘焙的一整套制茶工艺。杨太白制的茶为人们所称道,一传十,十传百,整个武夷山人都跟着杨太白制茶,制出了许多的名茶,武夷山也出名了。这种制茶工艺,一直流传到现在,所以武夷山的茶农,把杨太白看成是制茶师祖,尊称他为杨太白君,传说他是天上的“茶星”下凡,家家供奉祭祀,表示不忘他的功绩。
知识分享,个人见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