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的下岗潮,你经历过吗(下)

第二天,浩浩荡荡的造琴队伍正式举行了启动大会,汪工讲解着造琴知识,还给大家发放了图纸,胖头也赶来了,要加入造琴队伍,还带了三挂鞭炮,放完鞭炮,造琴事业正式开始,大家分头行动,在厂房的废墟里寻找着造琴的材料,王抗美和淑娴则负责做饭。

众人找了一车木头,却发现已经腐朽,无法使用,木结构的钢琴看来是无法实现了,陈桂林提议改成钢结构的,汪工则信心慢慢的表示,没有敢想敢干敢拼的精神,那不是我们工人干的事,陈桂林听后,更加来了劲,我们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还要上,如果钢琴造不出来,我就跳烟囱。

晚上休息时,陈桂林告诉淑娴,小菊已经去法院起诉了,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他得在开庭之前把琴造出来,淑娴则说道,你就算把琴造出来了,不就敢保证小元不跟她妈走了吗,她觉得小元跟着她妈能幸福,比跟着你强。陈桂林一听来气了,他质问道,那是怕小元留在我身边,以后咱俩搭伙过日子给你添累赘吧,你们都一样,太现实。淑娴一听也不干了,回应道,对,我多现实啊,你去偷琴我给你把风,你去买琴我给你垫钱,你整一帮人来给你做钢琴,我好好的歌不去唱,在这个破厂子里陪你瞎耽误功夫,还得给你们整饭吃,我太现实了我,看透一切的淑娴最后丢下一句话,今天你这钢琴就是做成了,小元你也留不住,随后气冲冲的离开了。而这边小菊则经常带小元出去玩,母女两的感情也越发的亲密,没钱的陈桂林只能在家给女儿织毛裤当礼物。

第二天打扮的时尚靓丽的淑娴,婀娜多姿的走进了厂房,厂房里的男人们眼睛都看直了,王抗美还主动献上了殷勤。而这边胖头接了个电话,气冲冲的要走,原来他女儿被人欺负了还怀孕了,却一直不承认,那小子名叫安昌业,胖头要找他算账。兄弟们得知后全体出动,最终在一个厂房附近堵住了一群小伙子,胖头怒声问道,谁叫安昌业,这时一个小伙子走上前来主动承认了,胖头打量了小伙子一眼,却无奈的放走了他。最终胖头让陈桂林带着乐队为女儿在旧工厂举行了婚礼。

汪工组织了厂里的工人们开了一场烟囱改造的会议,他说在有的人的眼里,它是成长的记忆,在有的人眼里,是回家的坐标,而有的人眼里,就是两根烟囱,可在我的眼里,他就像是一个被我遗忘了许久的老朋友,当有一天听说它要走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原来它一直就在我的身边,我不知道是该竭力的挽留,还是该默默的看着他离去,突然有种莫名的忧伤,似乎觉得有话要说,可又不知道说些什么,时光荏苒,社会变革,如今为了时代发展的进程要求他离开,我们总要试着做点什么,如果我们成功,他将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失败,他将会成为一段美好的记忆。

日子一天天过去,造琴的工程在有序的推进着,各自负责的零部件也已见雏形,负责做饭的王抗美和淑娴也在这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渐渐变的熟络,王抗美没事还整点笑话,逗得淑娴咯咯的笑,俨然一副情侣模样,陈桂林看到后,虽然心里有些不舒服,但也不好说什么。这天晚上他来敲淑娴的门,可淑娴死活不让他进门,里面的情况陈桂林心里也猜到了,淑娴质问道,你以为你是谁呢,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你什么时候考虑过我的感受,随后就把陈桂林关在了外面,陈桂林一个人在漆黑的夜里游荡,仿佛一个无家可归的幽灵。

第二天,成双成对的王抗美和淑娴在来工厂的路上被陈桂林堵住,陈桂林追的王抗美满处乱跑,最后把陈桂林把老王按在地上揍了一顿,淑娴把两人拉开后,给了陈桂林一巴掌,你们男的,就没一个好东西,说完便扭头离开了。老王也追着淑娴离开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众人正坐在一起为刚才的事情发呆时,派出所来了两个警察,有人举报季哥销赃,得让他去接受调查,重情重义的季哥要把自己的活干完后才走,他检查了下自己浇筑的铁板,确定没问题后交接给了桂林,然后跟着警察离开了。而这时心灰意冷的陈桂林宣布,钢琴不做了,散了吧,众人相顾无言。

陈桂林约小菊见面,同意小菊把小元带走,该走的总会走,会留的也总能留。两个大烟囱最终也没能保住,爆破当天,所有职工都站在山坡上望着这一幕,陈桂林给大家发着烟,同时和王抗美两人也冰释前嫌和好如初,随着一声巨响,两根代表着旧时代的烟囱轰然倒塌。

寒冷的冬天,斑驳的工厂,漫天的雪花,陈桂林站在空旷的破厂房里,独自拉着手风琴,淑娴缓缓走进厂房,坐到他身边,陈桂林停了下来,他对淑娴说道,我现在可以娶你了,淑娴则轻轻的依偎在他的肩膀上,这一刻他们都想清楚了,是该和过去告别了,是该开始一段新的生活了。

造琴工程重新启动,但这次造琴不再是为了挽留女儿,更像是为了纪念时代,在千辛万苦,历经波折后,一架钢的琴终于横空出世。不久后,陈桂林的老父亲也去世了,这天哥几个坐在一起发呆,小菊带着女儿来看陈桂林,女儿问陈桂林,你给我做的钢琴能出声吗,陈桂林回答到,能啊,随后吊车吊着钢琴缓缓的降落,陈桂林拿了一个凳子,招呼女儿坐下,女儿问,爸你想听什么,陈桂林答道,越简单越好。女儿坐在琴前,手指拂过琴键,悦耳的声音传出,动听的乐曲回荡在空旷的厂房里。

《钢的琴》是一部由张猛执导,于2011上映的国产小成本影片,电影获得了金鸡、金马、东京国际电影节等奖项的获奖及提名。影片向我们展现了上世纪90年代初,旧工业时代没落的社会缩影,因此本片也被成为”旧工业时代的挽歌“影片把故事的发生地放在了东北某个工业城市,而东北这个地区曾经因工业的极度发达而闻名全国,甚至被誉为“共和国的长子”,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但当经济的改革来临,时代的车轮不断向前碾过时,曾经的辉煌也不复存在,那些曾经为国家建设事业全力以赴的人们逐渐变成了低效、落后的代名词,最终被无情的抛弃,而与这些连接在一起的还有一个重要的词“下岗”。

影片的故事和场景让我也想起了自己从小长大的家乡,那是国内中部省份的一个重工业城市,城市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煤矿、发电、化工等工业,大量的重工业让整个城市的空气环境变得恶劣,空气总是雾蒙蒙的,但偏偏这样一个能源城市,却经常断电,尤其是夏天,你经常能看到在晚上的十一、二点钟的时候,因为太热无法入睡的人们搬着板凳、拿着扇子来到马路上乘凉聊天,据老人们说,那是为了保障江浙沪发达地区的供电,而作出的牺牲。

还有一个故事和大家分享,90年代初期,老张是一家国企煤矿的职工,已经工作了20多年,年龄已近50,因为结婚较晚,还有一个几岁的孩子和生病无业的妻子,原本安稳日子突然有一天就被打破了,国企改制,一大批工人面临着下岗,他也成为了其中一员,但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自己的年龄又很难再就业,于是不得已带着礼物跪着去求领导,最终看在老张实在困难的情况下,领导想了办法帮助其办理了内退,给这个家庭留下了一点希望,而这样艰难的家庭在当时数不胜数。

经济的改革让一批城市,一些家庭牺牲在了变化的浪潮中,那些曾经的重工业城市为了国家的建设,牺牲了环境,牺牲了经济能力,那些勤劳、勇敢、善良、质朴、的工人则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家庭。诚然,从长远的结果来看,当时的决策也许是有效的,是正确的,但我们却不应当忘记那些为了国家发展,经济腾飞,而被历史淹没在洪流中的老同志,因为正是他们的奉献与默默承受,我们才能有今日的辉煌。

好了,本期内容就到这里,如果喜欢的话,请搜索果爷说电影关注转发哦,你的支持是我们创作的最大动力!另外有喜欢的优秀电影也可以在评论处留言点播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