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带妈妈去普陀山拜观音菩萨,是很早就有的心愿。
每年去普陀山,是自从2014年第一次来拜佛后心里的意愿,没有祈求、没有许愿,就是单纯的礼佛。
放牛记之一,是童年时代放牛的时候,坐在山坡上、牛背上、树桠上,躺在草丛里想的一些故事,稀奇古怪无所不有。一直到初中年代写过两大笔记本,后来家里失窃,放牛娃笔记失踪,惋惜了好久。
放牛记之二,是在孩子成长时候写的一些记录文字,后来孩子多了,分身乏术,孩子也慢慢长大,没有坚持记录。
今天的放牛记,说的是……老牛………
(两位妈妈和老爸别敲我啊……)
(二)
我妈自从身材由1.58米变成1.48米以后,短小精悍在她身上发挥得淋漓尽致,登机、上船、景点排队……嗖嗖嗖的一下穿到前面老远去,经常不见了人。
用我亲爹的话说:我妈那是开笼放雀!我想说爸呀,那是因为这回你没一起出来,而且这雀呀关太久了,我妈那个展翅高飞的劲啊我实在控制不住啊……。爸,我妈这是受你压迫了多少年啊……(别打我,爸你可是从很小到大没打过我的,别晚节不保啊)
苦的是我,一手抓了前面的一个冲锋陷阵的妈,一手要顾着后面行动不便比较缓慢的一个妈,抓不着的时候就叫:妈,你等一下……!前面的妈已经冲得没影,后面的妈大叫:我在这……
我不停的叫:妈……
旁边立马有十几个妈一起回应:哎……
后来不得不板着脸,把三个老人家揪到一起,很严肃的问:怕走丢不?怕找不到我们不?怕回不了家不?
怕!
知道怕就三个人不离团队,互相监督,互相照顾,分配任务接受不?
很聪明地分配任务:家公盯家婆,家婆盯我妈,我妈盯家公。利用以前篮球训练的人盯人技术,组成三角形结构,然后小女子一脸坏笑地悠哉悠哉地拿着相机到处拍照。
(三)
普陀山遇台风天气,阴晴不定,第二天凌晨三点起床带老人家去普济禅寺听早课,披着雨衣走在黑暗的路上,路灯映照着蹒跚的身影,耳边只有沙沙的雨声,一行人内心安静,从容又虔诚。
两天里去了普济禅寺、法雨禅寺、南海观音大佛,还有沿途边玩边看。老人家行动不便,雨中湿了裤腿和鞋子,怕感风寒,台风即将来临,索道缆车停开,因此没有爬佛顶山上慧济寺。
码头的船从我们上岛的当天傍晚就停开了,打听过有船可能开航的时间,第三天中午早早吃过饭,便去码头等着。
等待码头通知开航的时候,黑压压的人群挤在码头,焦躁不安。我把爸妈安顿好休息,闲逛中看到俩个和尚安然坐在地上等待,与一边躁动的人群截然成了对比。
(四)
好不容易傍晚到了宁波,安顿入住在高铁站附近,搜到当地一家口碑很好海鲜排档,果然不失所望,吃到了最好吃葱油蒸螃蟹。
(五)
第四天慢悠悠的坐高铁去杭州,我妈第一次坐高铁,好奇的像个上了发条的宝宝,关键是每天只睡四个小时的人精力还充沛得像打了鸡血。苦得我每天神经绷得像拉开的弓弦,肌肉酸痛脑穴发胀。
灵隐寺、西湖、泛舟,看《宋城千古情》……。天气已经转晴,三位老人逐渐适应这种旅行模式,一路开心玩耍,欢笑声不断。
(六)
最后一天,决定把老人甩了,自由活动。早早起来去西湖来了个环湖跑,期间不停的想着老人家起来没会不会去吃早餐会不会走丢了会不会闹脾气了……,然后不停跑错了路,11公里的路程硬是给我跑出了13公里多。
(七)
原本预计的饮食习惯应该是老人家最不适应的旅事之一,结果每餐都清盘,战斗力让我们年轻人都觉得惭愧,不断说好吃好吃,不时地跟我们来两杯当地的老酒。
(八)
回来,第二天吃饭时问两妈:感觉这次出门玩得怎样啊?开心吗?然后很嘴贱的问了句:下次还要不要再出去玩?
两妈一听脸上立马绽开了两朵大红花:好啊好啊,那几时去?
好想扇自己一个耳光,可是看着她们一头白发和满面笑容,认命地说:等明年天气暖了再带你们出去,你们要养好身体,身体好了才能出去玩哈!
就是了!
爸爸妈妈,身体好了,才能出去玩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