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对思维导图感兴趣,今天早起后就翻开了《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导图》这本书,读完了第一章,共28页,40分钟。读的过程中有点走神,察觉到以后,用指读法来阅读,效果不错。
第一章的内容是介绍了什么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由英国人东尼.博赞于20世纪七十年代创建,英国广播公司BBC曾介绍这种方法使学习障碍儿童发生了很大转变,如今世界各国都在使用这种工具。
思维导图的创始人东尼少年时为提高阅读速度,尝试了多种方法,比如锻炼阅读时眼球的转动,为理解书本内容事先做准备,最终将阅读速度大幅提高。这个经历使东尼相信,大脑拥有无限的潜力,只要找对方法,谁都能做到,很多人只是不懂方法而已。
东尼上大学时受到希腊记忆术的启发,钻研出独特的记笔记法,最终他画出了从中央主题向四周发散线条的放射状笔记,思维导图就这样诞生了。
思维导图本是为了提高记忆力而创造出来的,但随着在全球的普及和使用,它成了一种万能工具。
如今,70余岁的思维导图创始人博赞仍在推广思维导图。
积极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导图
具体来说,比如用思维导图列购物清单、制定旅行计划、制定夫妻之间的约定、制作日程安排表和待办事项表等,把所有内容都画在一张纸上,可以纵观全局,注意到信息之间的联系。
一、便于补充,想加多少加多少。
二、激发思维,减少疏漏。
三、便于整理思路,帮助记忆。
四、形象传达,沟通好工具。
思维导图的基础知识
1、原则上,思维导图画在A4或A3大小的白纸上,纸张横着摆放(熟练后也可以画在手帐上)。
2、位于中央的是表现主题的“中心图像”,它是思维的出发点。
3、从中心图像向四周伸出的弯弯曲曲的线条就是“分支”。它用来分解主题,引导我们的思维。
4、分解完主题后,在每条分支上用“词语(语言)”写下该分支的内容。这一步有一个重要规则,即“1分支1词语”。
5、使用多种颜色。用不同颜色区分不同的主支,还能增加趣味性。
6、突出“层次化”。主支用粗笔,分支用细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