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哥今天和朋友去了昆明西郊的筇(qióng)竹寺,这是禅宗传入云南的第一寺,波哥正好要讲一个和禅宗有关的主题。
说起禅宗,大家一定会想到“顿悟”,因为禅宗不立文字,以心传心,全靠悟性。“悟”这个东西就没法讲了。
“佛祖拈花,迦叶微笑”,别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迦叶尊者就已经领悟到了,看起来完全没有逻辑。
禅宗还有个非常出名的人叫惠能,惠能一字不识,但他有很高的悟性,最后被五祖弘忍大师选中,传授衣钵,成为禅宗六祖。
《六祖坛经》里就讲了这个故事。
弘忍大师晚年准备传授衣钵,为了考察弟子的修学水平,他给大家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写一首诗来表达自己对佛法的体悟。
一个叫神秀的弟子有很多粉丝,他们都觉得神秀比自己厉害,衣钵肯定会传给神秀,到时再跟着他修学,所以都没交作业。
神秀这个人就非常纠结,他看其他人都不交,如果自己交了会不会说明他贪图衣钵?不交呢老师又不知道他的领悟。
神秀在纠结中尝试了十几次,最后还是没有交。不过他想了个聪明的办法,就是在夜里把诗写到墙上,但没有署名。
如果老师说写得好,他就站出来承认,说不好呢,只怪他学艺不精,没有署名也没什么丢脸的。他的诗是这样: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把佛法比作菩提树、明镜台,要时时勤拂拭,避免染上尘埃,也还算三观正确。
弘忍大师第二天就看到了,他猜到是神秀所写,就把他叫到办公室说:你还没有入门,回去再写一首吧。
不过弘忍大师还是让其他弟子都好好研习这首诗,说至少可以避免堕入恶道。 这时候惠能法师低调出场了。
惠能看大家在学习,但自己不识字,就让别人念给他听。听完后他说我也有领悟,你能不能也帮我写在墙上,他的诗是这样: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结果这一写不得了,很多人一看就感觉到境界不一样了,更高明一些。
五祖怕有人嫉妒加害惠能,就用鞋子把诗给擦掉,让大家继续背神秀的诗……后不赘述,感兴趣的可以找书来读一读。
我们要探讨底层逻辑,今天却一直在说故事,这种顿悟和底层逻辑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想一下两首诗的境界为什么变了?因为两种理解的底层逻辑变了:一个是“有物”的底层逻辑,一个是“无物”的逻辑。
“有物”的话,要避免尘埃,就要“时时勤拂拭”,这是很合理的。
但惠能把这个底层给换了,换成“无物”的逻辑:既然无物,哪里会惹什么尘埃呢?这个理解确实更加高明。
有人留言问波哥,你说的底层逻辑是种相对表层更深的逻辑,那再深下去呢,还有没有更底层的逻辑?那个逻辑又是什么?
这些问题非常好,在逻辑系列结束后,我会专门用一篇进行探讨。不过惠能法师的逻辑背后还有没有更深的一层呢?
我们看前面两首诗,其实背后还隐藏着另一个底层逻辑。波哥尝试着把这个底层换了,也写了一首诗,大家对比看一下:
是身亦是树,有心有镜台;
本来为一物,菩提即尘埃。
前两首无论“有物”,还是“无物”,都是为了避免“惹尘埃”,这就是他们共同的底层逻辑,我们发现什么了吗?
是的,依然有分别心,有佛和尘的分别,底层逻辑是“避免”和“远离”,通过“勤拂拭”和“无一物”来避免“惹尘埃”。
波哥换的就是这个概念,没有佛和尘的分别心,那就没什么好避免的。佛与尘没有分别,“惹尘埃”也就从根本上不存在了。
波哥不是佛教徒,只是在逻辑层面进行了思考,远非体悟的境界,更不比神秀和惠能高明,所以这些观点不做任何修学建议。
或许有人要问,在“无分别”背后是否还有另外一层?今天就不在文中讨论,有兴趣的可以留言和波哥交流。
不过底层逻辑的“底”究竟在哪里?其实波哥也很想知道,所以一直在尝试探寻和理解,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很多的乐趣。
深度思考为我们开启了一扇窗,让我们能理解不同的认知和观点,也让我们看到了远比以往想象还要精彩和有趣得多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