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5]·····
实际上,所谓“精神”原来不过是物质感应属性的代偿增益产物,它的发生脉络和构成层次如下:宇宙早期物态的物理“感应”→原始低等生物的直观“感性”→中级脊椎动物的本能“知性”→高等灵长动物的思维“理性”。这个进程使得愈后衍的物种,其主观属性愈多,感知对象的扭曲程度或失真度相应也就愈大,因而导致它的生存反应情状愈来愈紧张不安,摇摆不定。
所谓“社会”原本不过是物质结构属性的代偿叠加产物,它的发生脉络和层级构成如下:粒子结构→原子结构→分子结构→细胞结构→机体结构→社会结构。由此不难看出,社会存在一定是于单细胞生物问世之后就已见端倪,并随多细胞有机体动物的进化演动而渐次达成结构递繁的现状。这个进程使得愈后衍的结构,其能量消耗愈多,系统内部的联动关系和变数影响相应也就愈杂,因而导致它的结构稳定性情势愈来愈动荡有加,崩溃在即。
······一言蔽之,我们的自然生活质量、心理生活质量以及社会生活质量都在不可遏止地下降,我们正堕入水深火热的天演苦海之中,这苦海的尽头就是人类的末日,你说,这“苦海有边”的滋味儿是否比“苦海无边”还更糟糕?
·····
临末,总得给人一个积极的建议吧。说来简单:那么,人类必须尽快合并在一起,降低人口数量,削平内部竞争,抑制发展冲动,保持缓行平衡,如此颇像旧时倡议的大同桃花源或空想乌托邦,难矣哉!要么,各国个人好自为之,大家共勉奋勇碰壁,天命也!
这不由得让我记起中国古时的一则寓言,说一个人越跑越快,一心想摆脱掉那个紧紧追随在自己身后的怪影和脚印。庄子于是讪笑着说:“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借此不妨反省一下,整个人类的行为倾向及其文明动势,岂不是正好愚蠢若此?
随笔:
苦海有边 回头无岸。我的理解是:人免不了一死,同样人类也免不了灭绝。所以,我们不要过多考虑我们无法决定的未来,我们要做的是:把握好现在,把握好自己,努力过好每一天。
附录:赞美与批评之5:1,小胡同学这次期末考试,考了个全班第一,全区第二名。当知道她的考试成绩的时候,我开口第一句话是“数学解题思维还需要刻意练习,性格···”,她妈就说:“要多鼓励。”我发觉不对,立马改口,表扬她。所以,赞美我还需要多多刻意练习,和小胡同学数学解题思维需要刻意练习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