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娃的学习气炸的家长很少。
1年级时写一个字盯着一个字,算一道数学题就念叨一道题,气炸的家长多数在小低年级。
然而气炸比起高年级气到绝望是小乌见大乌。
我娃让我经历了气炸(2年级),到了3、4年级气炸的时候就很少了,特别是4年级以后回忆一下几乎没有被气炸过。
一是娃长大了,有了学习的动力。
二是以我的知识储备辅导娃时逐渐吃力。
这两点没有断层和冲突,我们家算是比较平稳的过渡。
我经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孩子大了,喊不动,说得深了或者打两巴掌的,这时孩子开始反击。爸爸用权威还震得住,当妈的就手足无措,只有到一旁默默地哭。
高年级,青春期的早期萌芽阶段,这个时候不想学习的娃想改变,靠补习班的老师,或者一些心理学鸡汤文显然拯救不了的。
我的一个熟人,暑假特意请了年假准备带孩子出去玩玩。奈何疫情反复不能出门,她索性踏踏实实的在家陪孩子学习。
早上孩子坐在书桌旁,她也坐在旁边。不是看书就是给娃批改一下试卷、整理一下错题。娃有了学习上的问题,她遇到自己也不会的就帮助娃搜答案,并且一起研究直到搞懂为止。
她陪孩子背单词、背课文。一起读同一篇故事一起探讨。
她也不是什么高学历的人,自己本身没有什么好办法,但这次年假让她安安心心地陪了孩子十来天。
这十几天孩子有了惊人的变化,自己独立学习时学不会的内容,有了妈妈的关注自己学起来更加有信心。妈妈也发现孩子从前不想学习只想玩,现在每到早上坐在书桌前等待妈妈的到来。
其实,我转述这件事并非给双职工的家长制造焦虑,也不是宣扬全职陪读。就像上面提到的熟人,她的假期结束后,仍然延续了过去的半月里陪读的状态,下班后会陪上3个小时,她让娃白天玩足,晚上一起学习。
相比从前下班回来刷刷逗音看看剧,确实辛苦了一些。但辛苦后,孩子明显的变化妈妈比谁都看得清楚。
孩子即使到了高年级,也还是孩子,仍需要家长陪着。这个陪可不是一年级时候的盯着,只要陪得不讨孩子的厌,只要用满腔的温情,孩子不会排斥的。
前提是:孩子的幼儿时期没有缺少家长的陪伴;家庭一直稳定;家长情绪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