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榜样,所有人都不陌生。
都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到底榜样的力量是什么呢?
一般情况下,榜样是正向的,大家能感受到的力量,大抵是两种:
1、令人羡慕、嫉妒或恨,自渐形愧。
2、令人奋起直追而靠近,持续精进。
事实是,我们感受的力量,多是反感,少有人会奋起直追。
从小,我们就被父母教育,要向“别人家的小孩”学习。那时,说实话,别人家的小孩应该是我们最讨厌的人。
职场中,一旦Boss说“你要向###学习”,大家的感受更多是反感。
职场人的反感,体现在嘴上说“一定向###学习”,行动上却依然我行我素。
为什么反感?
因为大家打内心里觉得:自己与同事们的能力相差不大,根本上升不到“向谁学习”的高度。
做管理工作多年后,我发现:管理者每次要求员工向榜样学习的时候,其实是真的看到或者感受到了“好”,没有要通过榜样分出大家的高低、优劣。
相信大家一旦回归理性,基本上都能看到榜样身上那些显而易见的“好”,但行为上的改善多是“依葫芦画瓢”,学“形”而已,这是最低层次的学习。
“形”多变,而“神”不变。学形却不抓“神”,等于白费功夫,有时候还会被“形”所困。
要想抓住“神”,以下分享两步。
一、榜样,到底棒在哪里?
请务必耐心听完Boss或大家对榜样的评价,弄清楚:
1、榜样是谁?他(或她)所取得的成绩到底是什么?
2、榜样是为了什么、为了谁?
3、榜样的做法,为什么有“奇”效?
一般情况下,你会发现,原来榜样的好,归要结底就一点,那就是他们都结结实实地响应或解决了一些“尚未被满足的需求”。
二、什么是尚未被满足的需求?
需求,有理性与非理性之分,它大多数时间是非理性的。
需求被满足,是一种感觉,也就是满足感。满足感,永无止境,永远不可能被完全满足。
用一个数学公式定义:满足感=获得感/支出感。
从公式来看,满足感源于四方面:
1、获得感不变,支出感减少。
2、支出感不变,获得感有提高。
3、获得感有提高,支出感同时有减少。
4、支出感有增加,获得感提高程度显著大于(支出感增幅)。
对照以上四类,你身边“榜样”所带来的满足感,属于哪一类呢?
这两步做完,你会发现,榜样是媒介。通过榜样,要搞清楚榜样背后的东西。
比如:尚未被满足的需求
比如:满足感。
榜样的力量,不来自于榜样本人,也不源于榜样做了什么动作,而是来自于“未被满足的需求”,以及需求被满足后的满足感。
知形,谁都会。
抓住“神”,才是关键!“神”是本源,是方向。
祝君拾级(榜样)而上,不受其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