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有三大语言:粤语,分布在珠三角和粤北和粤西地区;潮汕语,分布在粤东南潮汕平原,客家话,分布于粤东的梅州,惠州。这三大语言全部是不同时期,内地不同地区的汉人南迁的后代发展起来的语言。广东的语言的形成跟历史上汉人大迁徙息息相关。
广东和广西在秦朝统一中国之前,不属于中原政权,称为“百越”。“百越”也不是“国家”,全是刀耕火种的少数民族氏族部落。由于有岭南山脉之隔,广东没被最近的楚国也就是现在的湖南统治。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命令大将赵佗率军南下征服百越。赵佗征服百越后,将两广地区和越南北部归其统治,建立“南越国”。汉武帝北击匈奴,南收南越,奠定汉朝长达400多年的江山。中原地区也形成了一个拥有统一文字,语言,文化,民俗的强大民族“汉族”。之后较短时间的三国时期,两广地区属于东吴政权。
从西晋的八王之乱开始,出现了史上第一次中原汉人为逃避战乱而长时间的大规模南迁。整个村和家族长途南下,因此把当时的中原汉语,文化和习俗全都带到了广东。这些南下的汉人族群翻越岭南山脉到达粤北韶关南雄县,在那里修养生息。几代人之后,他们继续沿北江南下,沿西江西进, 到达珠三角,粤西和广西的东部平原地区。他们的语言主要是粤语。而这一时期,江浙和福建一带的汉人有部分南迁到粤东地区的潮汕平原,成为潮汕人的祖先,因此潮汕语和闽南语是同一语系,与作为来源于中原古汉语的粤语不同。
唐朝建立后,中原的战乱平息,汉人的南迁也告停止,中原汉语再次重新统一,语言文化也趋一致。李唐之后,中原不稳定的环境使得语言随之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北宋初年时,中原地区的汉语仍能基本保持汉唐语言。当时出版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本官方的权威发音韵律书《广韵》,里面标注的文字发音与现今的粤语高度吻合。所以为什么很多唐诗宋词用粤语来念,才能符合诗词基本的韵律美了。
南宋时期,因为北方少数民族入侵而引起长时间战乱,再次引发中原汉人史第二次大规模南迁广东,这次的汉人南迁一直到清朝末年才结束。当时广东的平原地区已被广府人(讲粤语)和潮汕人占据,这次南迁的汉人只能迁到粤东北语江西,福建交界的梅县山区,称为客家人,他们所说的南宋中原汉语被称为客家话。
香港开埠后大量广府人进入,加上当时广州,广府文化的绝对龙头领导地位,使得其使用的汉语迅速变成粤语。但由于其含有英国文化,以及它跟东南亚国家的密切联系,使得其粤语跟广州的粤语也有所不同。
粤语是保留古汉语最好的现代语言,也是普通话外,唯一拥有完整的文字系统的汉语,也就是所有的粤语发音都有相应的文字,能够用文字完整地记录发音。联合国早已将粤语定义为“语言”而非“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