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从来都不是“需要”,能让用户付钱的才是需求,否则那不过是“需要”。
需要这个概念一直都有强弱之分。而人性的本质,就确定了,只有强需要才会让客户买单。所以,在从事营销的过程中,最主要最核心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在客户需不需要上面纠结,而是而如何去找准那些人会因为强需要而去买单,从而转化为营销的生产力。
好比来说,免费的东西大家都需要,而同样的东西如果需要付费的话,只有真正有需求的人才会买单。而营销需要做的就是,通过市场活动找到这一部分人。而这些不是广告学原理可以解决的了。打个比方,我今天码的字,如果说可以给大家带来百万收益,大家都需要,可是我要是说把他改为付费服务,也只有真正有需求的人才会买单。
所以,就需要精准的客户定位。
这些天,因为各种原因,也见过形形色色的朋友,基本上都在提到一个天花板。总是感觉,自己这些年的经营,积累到一定客户,可是总是卡在瓶颈中,上不去,反而每天提心吊胆的害怕下来。可是,如果,真的问他,你觉得瓶颈在哪里,多高才是你的天花板呢?反而支支吾吾说不出来。
说到底,还是那句话——经营的基础是数据,数据的基础一定是结论。没有很好的做好数据分析,怎么可能会有很好的经营呢?你知道自己每日的客单,知道自己多少的单量,其中复购率多少,有没有做过分析,然后就感觉自己总是上不去。你知道现在的行业有多激烈吗,没有这些,坐山吃山,只会越吃越空,到最后注定会被淘汰,两手空空。
再说定位。就如同我的这个朋友,在三线城市做高端奢饰品,那就要按照高端顾客的定位。看起来所有的高端人群都是有需求的。其实不然。特别高端的我们还是做不了。在三线城市也是卧虎藏龙的,真正高端的,一个小时的高铁江浙沪,打飞的也比比皆是。他们我们需要争取吗?答案自然是不言而喻的。还有一些动辄性价比的,也是我们市场的突破口吗?这些人群也只能听天由命。毕竟,我们的精力和经费是有限的,一定要把钱发在刀刃上。这才是我们做营销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