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耳传奇》发生的先秦历史背景简述

前几天看电视,发现一个历史剧《重耳传奇》,想来也挺新鲜的,中国的历史题材的电视剧电影其实不少,不过明显清宫剧特多,其实也好理解,毕竟清朝离我们最近,史料最多,题材资料更容易找,而且也有些人物或者事件就好挖掘,故事性很强,比如说围绕康雍乾的剧目就多的数不胜数。

细想想,史料是否丰富也不是剧目多出的必须条件,中国历史这么多朝代,其实很多朝代史料也挺丰富的,关键是有没有争议性的事件和人物,有没有故事性,观众熟不熟悉等等。比如宋朝,史料大把,但是你却想不出有几部剧是跟宋朝有关的,甚至有很多人把《天龙八部》这些武侠小说给拎出来补充。为什么?因为没有特别出彩的故事啊,虽然宋朝出了很多名人、大文豪,可好像真没什么可拍的。但是唐朝就不一样,就一个女皇武则天就可以拍出各种版本的题材剧。

再往前,很多朝代的史料都不多,比如晋朝,貌似永远没有很大存在感;先秦时期,离我们太远,很多人是不熟悉的,史料也很有限。不过近些年,也有一些关于先秦的历史剧拍的很成功的,比如《大秦帝国》系列、《芈月传》等等。所以最近出了《重耳传奇》后,我还是蛮惊喜的,因为先秦的历史虽然史料不够多,但是故事真的很精彩,很生动,如果去读《国语》《战国策》这些史书的时候,精彩程度丝毫不逊色于《三国演义》,而这也是我喜欢先秦历史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关于先秦,《东周列国志》写的还是很不错的,虽然是部小说,但主要还是依据史料而写成的,比起《三国演义》,虚构的成分要少很多,可是里头一个个故事,一个个人物,都很出彩。

《重耳传奇》剧照

然而说来也惭愧,虽然《重耳传奇》剧集很多,我却没有细看,只大概通过网上的一些资料做了些简单了解,以及看过一些片段,所以我并不打算讲这部电视剧,而是想把围绕着的一些故事或历史简单做些介绍,希望更多的人喜欢先秦史。

一、关于时间

重耳,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晋文公,是公元前600多年前的人,也就是距离我们现在已经有2600多年了,我们熟悉的孔老夫子是2500年前的人,这一对比就知道了,重耳比仲尼要早一个多世纪啊!再来对比另外一个人——齐桓公,齐桓公名小白,是春秋的第一任霸主,重耳年轻时候还在逃奔列国的时候,齐桓公就已经是迟暮之年了,也就是说齐桓公比晋文公重耳要大几十岁。

再往前推一下,我们知道齐桓晋文这些人物都是春秋时期的人,春秋从何时开始呢?基本可以和东周开始的时间同步,周朝自从武王伐纣之后建立,国立差不多三百多年,发生了“烽火戏诸侯”事件,主角当然就是周幽王,原本的镐京被内外勾结攻破,幽王的儿子平王把都城迁到了现在的洛阳;于是西周结束,东周开始,时间在公元前771年,从这时候开始到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大概是500多年时间,这500多年被细分成了两段,前半段三百多年是春秋时期,后半段的两百多年时间是战国时期。因而从大的时间段来看,重耳活跃在春秋的中早期。

二、关于国家

然后交代下当时的国家情况,想必我们在读书时候学的历史上边就知道,那时候天下共主周天子是所有诸侯国的王,而各个诸侯王在自己的国家又是自己国家的国君。周朝实行的是分封制,这个制度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就是周天子自己有兄弟、儿子及一些有功劳的大臣,那就找一块儿地圈起来,然后把这块儿地授权给自己的兄弟、儿子、大臣,让他们去管理这片地方,于是一个个诸侯国就是这么建立起来的。但其实,从周朝开始建立之后,几百年时间分封的国家有很多,多达上千个,所以有“八百诸侯”之说。

其实我们现在也无从考证当年到底有多少诸侯国了,那时候的国家就指的这一个个的小诸侯国,如果以现在的标准来看,诸侯国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一个县,甚至一个镇,大点的诸侯国相当于一个市,甚至几个市。我们现在看到的先秦之前的那些比较出名的国家,如秦国、燕国、齐国等等地盘很大,但其实刚开始也都不算大,都是通过不断征伐、兼并慢慢变大的。以楚国为例,包括了现在的湖北以及周边几个省份的一些地盘,然而最开始楚国也很小,但是通过几百年的努力,楚国先后消灭的国家有几十甚至上百个,才有了楚国那么大的版图。

不过地盘大不一定实力最强,有些国家地盘很大,但是人不一定就多,尤其在先秦时期,中原地区肯定是开发最早的,人口密度也大,所以国家也最多,而处于四境的地方实际都还处于未开发或者半开发状态,如燕国,地盘也丝毫不小,然而实力却基本在战国七雄中倒数(不过春秋时期还算是中等实力)。

三、关于晋国

现在就可以来讲一讲晋国的情况。熟悉先秦历史的人都知道,晋国在春秋时期的地位就相当于美国现在在世界的地位一样,是个超级大国,可是为什么好像还是对不上号呢?大概是因为没有成功进入战国吧,因为大家似乎都对战国七雄更熟悉一些,可是晋国不在战国七雄里。然而事实真的如此么?当然不是,其实晋国在后期已经分裂出了三个国家——韩、赵、魏——三个国家都进入了战国七雄的行列,可想而知未分裂之前的晋国到底有多么强大!实际上在春秋的中后期,基本上都是晋国在主导,晋国霸主地位从晋文公开始,一直维持了一百多年。在先秦的史料中,晋国的内容是最多的。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晋国在当时的历史地位。

大概了解了晋国的情况之后,我们再大概了解下晋国是怎么发展壮大起来的。晋国的建立可以追溯到周成王,周武王有很多儿子,成王是其一,既然成王做了王,那他还有很多兄弟(武王的其他儿子),那不能不管吧?于是成王就把他其中一个叫叔虞的弟弟分封出去了,叔虞又被称作唐叔虞,为什么加个“唐”呢?因为叔虞刚开始接受分封的时候,国家名称就叫唐国,只是位子传到儿子的时候,唐叔虞的儿子把国民改成了“晋”,于是唐国变成了晋国。那时候的晋国也跟其他诸侯国一样,都不算大,或者说就算强一些的话,跟其他小诸侯国的实力都相差不会太大,晋国前期的发展跟其他国家一样,发展很平顺,都是老国君死了嫡长子继位这种按照正常的周礼实施的继位方针。

转变发生在重耳的高祖一代(重耳爷爷的爷爷),重耳的高祖叫做成师,成师是晋文侯的弟弟,有德有才,晋文侯死了之后,儿子晋昭侯继位,并把曲沃的地方封给了自己的叔叔成师,称作曲沃桓叔。后来,桓叔这一脉不断经营曲沃这个地方,实力大增,后来多次诱杀晋国的国君(也就是晋文侯一脉的子孙),最终在桓叔的孙子(重耳的爷爷)曲沃武公这一辈完成了逆袭,武公把国君(也就是文候这一脉子孙)杀了,自己做了晋国的国君位置,并被周王承认了(这就相当于反贼把正统的赶下台后取代正统,并得到周围权威的承认成了名正言顺的新正统)。武公时期晋国的力量也不算很强,不过借着武力灭了一些周围的小国,实力在逐渐增加,到晋献公时期(武公的儿子,重耳的父亲),晋献公很有野心,又灭了周边更多的国家,晋国就慢慢变成了周边实力最强的国家(然而跟齐国、楚国这些大国家相比,还是差些,属于新晋大国)。重耳的故事始于献公之时。

四、重耳当上国君

按照史书记载,献公儿子不少,其实本来也立了太子了,也就是申生。重耳还有个兄弟,就是夷吾,这三个都是晋国公子中比较有实力的几个人(但是不要以为献公除了奚齐、卓子这两个后期宠爱的小儿子以外,就剩下了这么三个儿子)。然后关于年龄的排序,电视剧中采用的排序是申生、重耳、夷吾,但很多史书中的年龄排序是重耳、夷吾、申生。申生之所以成为太子,不是因为他的年龄大,而是因为他是嫡长子。这里再多啰嗦一点,古代国家的继位顺序是先看是否嫡出(国君的正牌夫人生的儿子),在嫡子中选择年龄最大的做国君,也就是嫡长子。如果嫡长子不在了,就选嫡次子,依次类推,如果没有嫡子,那就在国君的其他妃嫔所生的非嫡子中选。可以说重耳和夷吾在国君的众多儿子中是同等的地位。假如晋国没有发生内乱的话,位子很明显就是太子申生的,跟重耳和夷吾一点关系都没有。可惜大家都知道结果,接连的内乱,位子的更替很频繁。

历史上的晋献公晚年也是个昏君的人设(当然献公对于晋国的功劳还是很大的,开疆破土壮大晋国实力,可以说是为晋国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听信谗言,迷恋美人,先后废掉并逼死了太子申生。然而献公死的时候,奚齐和卓子都还很小,显然小孩子是不可能完成实际掌权的,所以权力游戏背后的实力较量才是真真切切的。献公死后,两个小儿子也相继被大臣杀死,大臣中间有几股势力存在的,有支持夷吾的,有支持重耳的,然而支持夷吾的一方获取了胜利,成功迎回了夷吾回过继承了晋君之位。夷吾在历史上口碑不好,出尔反尔,又有些残暴,即位之后,为了除去后患(晋国历史上多次发生兄弟夺儿子位置的事情),就派人到处追杀重耳。这就是重耳到各国流亡的背景。

然而,该来的还是会来,重耳虽然在外经历的流亡的苦难,但也对他的成长也进行了历练,关键是夷吾和他的儿子公子圉都短命,不得人心,于是在内外的各方势力之下,重耳终于做了晋国的国君,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晋文公。

五、晋文公的历史功绩

重耳当上国君年龄已经不小了(毕竟在外流亡了长达十九年之久),所以只做了九年的国君,然而就是在这短短九年的时间里,晋文公做了几件大事,让晋国真正成为了一线大国。

首先是在内部选贤举能,修明政务,结束了晋国长期的内耗,对外与周边国家交好,尤其是与秦国的关系。这使得晋国从内外方面都有了更好发展,也使的使国力得到提升。

其次是“勤王尊周”,周是各个诸侯国的共主,周王是天子,虽然说整体实力方面,周国已经实力大不如从前,可是毕竟明面上来讲,大家都要给周王面子,谁取得了周王的赏识,谁就有了说话的分量,就像从前齐桓公靠“尊王攘夷”的旗号成了第一个春秋霸主一样(或者说和后来历史上发生过多次的“挟天子令诸侯”,当然这种情况就比较过分一些了)同等效果。刚巧,在文公登基那年,周王朝发生了内乱,周天子被王子带篡位,晋文公听从赵衰的建议,抢在秦国之前去勤王,把周天子重新迎立上了天子位,这个功绩在当时真可以说是很大的。除了天子的封地之外,晋文公成为了天子最信任的人,晋国也有了正当的会盟的理由,为称霸奠定了舆论基础。打个比方,就像在村子里,家里底子厚有实力的人说话不一定让人信服,但是一些德高望重的人说话一定有分量。晋国自身是有一定实力的,而这时候的晋国,在国际上赢得了声望。

接着发生的就是晋楚争霸第一波——城濮之战。楚国是个很有实力的国家,但就像村里的暴发户一样,很有实力,但不服众。楚国一直想做霸主,但别的国家不心服,于是楚国找了些借口,北上去打宋国(现在河南商丘一代),宋国又不是楚国的对手,就找晋国帮忙,于是晋国和楚国在城濮干了一仗,结果大家都知道,晋国打败了楚国。这个事情在当时也相当不得了。这就相当于,在村子里,两个比较有实力的大户打了一架,谁赢谁就在村民眼里更厉害一些。

此时的晋国,不仅有了国际声望,也充分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接下来就是要让大家都承认自己,类似于在村里投票让大家都投票给自己做村支书一样。于是,晋文公以周天子之命召集了诸侯,与齐昭公、宋成公、鲁僖公、蔡庄侯、郑文公、卫叔武及莒子在践土(今河南原阳)会盟,诸侯朝见周襄王,史称“践土会盟”。这次会盟基本请的都是当时的一些比较大的国家,就类似把村里几个大户都召集到一起开会并使得自己成功当选村支书。又过了一些时间,晋文公又与一些国家的重要领导人再次会盟。

通过会盟,晋文公已经成了当之无愧的春秋霸主。关于春秋五霸,说法有好几种,但是不管哪一种,齐桓公和晋文公必毫无疑问地入选。而此时的晋国,已经活跃在春秋时期的国际舞台中央,并在以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一直称霸,成为了春秋时名副其实的超级大国。晋国的灭亡也并不是被其他国家给干掉的,而是从内部瓦解,最终一分为三韩赵魏,这三个国家也被合称为“三晋”。由于晋国当时的主要地盘在山西,所以山西的简称就是“晋”。

六、重耳故事中的一些有意思的其他背景

相关成语:

在重耳的故事发生过程中,产生了不少我们现在比较熟悉的成语,这里举几个例子:退避三舍,假途灭虢,唇亡齿寒,秦晋之好等等。

退避三舍:重耳在流亡过程中,去过很多国家,有的国家对重耳很好,如楚国、齐国等,有些国家对重耳却十分不友好,如曹国、卫国等。重耳到楚国的时候,楚王高规格厚待了重耳一行,楚王在宴会上开玩笑问重耳:我现在这么对你(有恩),你以后怎么报答我呢?重耳想了想回答道:若我以后做了晋国的国君,假使有一天晋国和楚国不得已正面交锋,我会让我的军队后撤后三舍(一舍为三十里,三舍就是90里)!后来,晋和楚果然有了正面交锋,晋文公遵从了当年许给楚王的诺言,率君后撤了90里地来避开楚国的军队。然而楚国的领军成得臣(子玉)却穷追不舍,最终双方在城濮发生了正面交锋,晋军击溃了楚军。

假途灭虢:晋献公时期,周边小国很多,虢国和虞国(其实这两个国家还是有点规模的)就是。晋国想南下攻打虢国,但中间要过虞国,要打虢国,就要借道虞国,但是献公又怕虞国不肯,反而和虢国联合起来对抗晋国,虽然晋国单独打一个问题不是很大,但是这俩国家联合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大臣荀息出了主意,成功利用虞国国君爱贪小便宜的特性,主张把晋国最好的两件宝物贿赂给虞国国君,于是晋国很顺利的借了虞国的道去打掉了虢国,回军途中,又利用虞国国君的信任和虞国的不提防,把虞国也顺便给灭掉了,晋国一下子又消灭了两个国家,实力大增。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晋献公打虢国的时候派人去事先贿赂虞国国君,虞国的大臣宫之奇一眼就看出了晋国的阴谋,劝虞君说:“不能答应晋国,虞国跟虢国,就像车牙跟车辅,车牙依赖车辅,车辅也依赖车牙,虞虢两国是互相依存的,古人有句话说:‘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虢国不被灭亡,靠的是有虞国;虞国不被灭亡,靠的是有虢国。如果我们借路给晋国,那么虢国早晨灭亡,虞国晚上也就会跟着灭亡啊!”结果大家都知道,虞君没有听从宫之奇的建议,执意借道,最后虞国也被灭。

秦晋之好:秦国作为西方的边陲国家,从来不太被中原地区的国家看上眼,秦穆公为了和中原国家友好,和晋国进行了联姻,娶了晋献公的女儿伯姬(太子申生的亲姐姐)为妻,并生下了女儿怀嬴;后来晋国发生了内乱,秦穆公先后几次帮助了晋国,如最开始帮助夷吾归国做了晋君,可夷吾回国之后做了不少损害秦国的事情,后来与秦国对打,败了,就把儿子公子圉送到秦国做人质,秦国为了和晋国修复关系,就把女儿怀嬴嫁给了公子圉。再后来公子圉听说自己的父亲病了,就跑回晋国继位了。夷吾父子的行为惹怒了秦穆公,就决心把在楚国的重耳接回来送到晋国即位,同时还把自己的女儿怀嬴又嫁给了重耳(相当于怀嬴二婚啊,还嫁给了自己舅舅)。秦国和晋国之间的几次修复关系都是靠联姻,所以就有了秦晋之好(但真正国家关系好不好,其实都看得出来)。

相关人物

赵衰:重耳身边的重要谋士,期间一直跟随重耳逃亡,一直为重耳出谋划策,等到重耳归国后,又向重耳提出“求霸莫如入王尊周”的建议,为文公称霸奠定了基础,并且为文公举荐了很多有能力的大臣。赵衰的祖上由周入晋,不过一直都不怎么显贵,但因为赵衰跟对了人,归国后成了文公身边的红人,加上为人低调内敛,为赵家的家族在晋国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赵国的发迹源于晋国赵家,赵家的发迹始于赵衰。《赵氏孤儿》的原型赵武是其曾孙。

介子推:重耳初期被夷吾追杀被迫流亡时,由于食粮被偷,在路上饥饿难耐,差点被饿死的时候,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剜下一块肉煮肉汤给重耳吃,勉强捡回一命。后来重耳回国为君,重耳论功行善,却不见介子推,介子推是个淡泊名利的人,文公几次去找介子推回来做官受赏,介子推都拒绝了,“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便是出自介子推之口。介子推为推脱文公好意,带母亲去了深山。可文公执意要介子推出山,就下令烧山,为了把介子推逼出来,可大火烧了三天,介子推也没有出来,后来在一棵枯柳树下发现了母子的尸骨,文公既悲痛又惭愧,为介子推立庙,并将介子推烧死的那天定为寒食节。

魏犨(音同“抽”):据传也是同重耳一同流亡的几个人物之一,本人有勇力,是一介武夫,后来在城濮大战的时候也立有战功,然而因为在其中杀了贤士差点被文公处死,文公时期并未收到特别重用,但魏犨多子多孙,其孙辈人才辈出,在晋国政坛甚至国际政坛都有出色表现,逐渐在晋国的各个家族中占据一席之位,后来家族做大,与赵、韩两家共同完成了三家分晋。著名的《绝秦书》就出自魏犨孙子魏相(因其父亲别氏为吕,也称吕相)

狐偃狐毛兄弟:这俩兄弟是重耳的亲舅舅,他们的父亲是老臣狐突,姐姐是重耳的母亲。狐偃比较有谋,狐毛比较有勇,这两个兄弟在重耳逃亡回国之后也是有大功的人,可惜在晋文公之后,晋国各个家族的权力争夺中接连犯错,家族早早退出了权力中心的舞台。

关于名字和姓氏

看先秦的电视剧,有时候会有个疑问,就是那时候的人名字好像有些奇怪啊,而且貌似很多人都没有姓?比如重耳,不会是姓“重”吧?当然不是,重耳姓姬。

中国的姓氏文化渊源很久,现在我们所熟悉的姓氏,其实是在秦汉之时才固定下来的,在先秦时期,“姓”和“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也是在那时候,姓氏大量出现,所以现在很多姓氏往上溯源都可以找到得性始祖。关于姓氏的一些问题,我们在之前已经做过一些探讨,有兴趣的可以查看下前边几篇文章。在先秦之时,“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贵贱”,简单理解就是说异姓才可以结婚,有氏的人都是有身份的贵族,而一般的平民是没有这个待遇的(所以基本能看到的先秦史料是极少出现贵族以外的人名,就算有,也只有个类似名字的称呼,而没有姓氏)。

先来说下姓,“姓”是女子旁,说明是跟母系有关的,事实上,中国最古老的一些姓氏,基本都是女子旁的,比如姬姓、姜姓、妫姓、嬴姓等。姓相同的是不可以结婚的,这说明他们来源于同一个祖先。举几个例子:1)晋献公的夫人是齐姜,齐姜其实是来自齐国的公主,齐国是姜姓国,国君及贵族都姓姜,而晋国是姬姓国,国君及王公贵族都姓姬,姬姓和姜姓是两个不同姓氏,所以是可以通婚的。2)晋献公曾把自己的女儿伯姬,也就是重耳的姐姐许给了秦穆公,秦国是嬴姓国,嬴姓与姬姓是两个不同的姓,通婚也没问题。3)晋国的公子可能是不大可能娶郑国的公主做老婆的,因为郑国和晋国一样,都是姬姓国。

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后来也并没有这么严格了,毕竟自从平王东迁,东周建立,春秋开始之后,周以前所一直遵循的礼制就逐渐礼崩乐坏了(孔老夫子生活的年代就是这个时期,所以论语中可以看到很多对礼制崩塌的讽刺和不满,如“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同姓之间也逐渐开始联姻。

再来看氏,“氏”的产生来源姓,现在目前所知的姓氏中,来自于姬姓的姓氏最多,为什么呢?因为“氏”大量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也就是在周朝,周天子就是姬姓,分封的诸侯国也多数都是姬姓诸侯国。

我们讲过“氏别贵贱”,怎么讲呢?基本就是说,有氏的在那个时代基本是贵族的特权,一般的平民奴隶有个称呼就不错了。但是氏也不是随便就产生的,一般都有个得姓(严格来讲,在当时叫“氏”)始祖,这个得姓始祖必须得有功或者能力,有自己的封地,才能建立自己的氏,还要在史官那里登记备案。举例说明:

上边我们说过魏犨,魏犨应该算是姬姓魏氏,魏氏其实最早也可以追溯到姬姓,是姬姓分出来的一支,得姓始祖为毕万,毕万是晋国的一个大夫,晋国之前灭过很多国家,其中一个就是魏国,灭魏之后,晋国国君把魏地封给了毕万,于是毕万的子孙就是魏氏。确切点讲,毕万是毕氏,但是他又是魏氏的第一人。如果再往上追溯,第一个毕氏是毕公高,毕公高据说是周文王的第十五个儿子,也就是武王的兄弟,大家都清楚,文王名姬昌,所以毕公高其实也叫姬高,因为立了功劳,被封在了毕地做了国君,所以称作毕公高,也被称为毕姓的得姓始祖。

魏犨往下,他有个儿子叫魏锜,魏锜有一块封地叫吕,所以别人就称呼他为吕锜,他的儿子魏相也可以叫吕相,基本他这一脉的子孙都氏吕(吕姓的源流有好几个,这只是其中一个)。魏犨还有个小儿子叫魏颗,魏颗也是个有才能的人,立了战功,得到了一块叫令狐的封地,所以其子孙就用令狐做自己的姓氏。那魏犨的两个儿子都改别的氏了,其子孙还有姓魏的吗?当然有,魏犨可不止一个儿子,他的长子继承了他的封地和氏。只是因为他的另外两个儿子也很有本事,自己争得了属于自己的封地,所以有能力建立一个旁支,所以别出为其他氏,而他们也都各自成为这个姓氏的得姓始祖。假如魏犨还有其他儿子,这些儿子可能表现比较平庸一些,没有立功争到自己的封地,那他们就还是以魏为氏,但依然都属于贵族。

几个姓氏发展源流

其他的姓氏也是如此:比如荀氏分出来智氏、中行氏,士氏分出了范氏、刘氏,赵氏分出了邯郸氏、马氏等等。

关于婚姻

其实,有的时候你看到这些历史剧会有点懵,打来打去,分明就是亲戚之间在打仗啊!比如说秦穆公娶的是献公的女儿,那秦穆公就是重耳和夷吾的姐夫哥啊!秦穆公把自己和伯姬的亲闺女嫁给了夷吾的亲儿子,这就是表兄妹结婚啊!这还不算什么,关键是后来公子圉逃走之后,秦穆公又把女儿嫁给了自己的小舅子重耳,这是舅舅娶外甥女啊!还有晋献公的正妻齐姜(也就是伯姬和太子申生的母亲)其实是献公爸爸武公的小老婆啊!贵圈真乱!

其实这种在觉得是乱伦的事情,在古代还真的挺常见,因为贵族圈子本身就不大,你娶我闺女,我嫁你儿子的事情再正常不过了。如果仔细去考究的话,其实各个国家的国君之间都是亲戚关系。然而在那时候,兄弟之间、父子之间关系都不一定很亲密,更别说亲戚之间的关系就更算疏远了一层(相较而言),只要是不同姓,不是一个爹娘,通婚还是没那么多限制的(不过春秋还真的有亲兄妹乱伦的事情)。而且在当时,通婚基本都是完全的政治目的,根本没有自由婚姻而言。

还有男的可以娶很多老婆,比如重耳在翟地的时候娶了季隗,后来在齐国又娶了齐国的公主,到秦国的时候,秦穆公又把连同自己女儿怀嬴的五个女子一同许配给了重耳。不过娶妻再多,也只有一个正妻,其他都是妾,即便是国君的女儿,做妻和做妾完全是不一样的。比如赵衰早年跟重耳在翟地的时候,赵衰娶了季隗姐姐叔隗,并且生下了自己长子赵盾。后来文公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赵衰,又生下三个儿子。以晋国公主的尊贵身份来讲,做个正妻理所应当,然而史书记载这位公主很识大体,把正妻的位置让给了叔隗,因而赵盾就成了赵衰的嫡子,继承了赵衰的爵位,而赵姬的三个儿子地位肯定就没有赵盾那么高了。


关于先秦的那段历史,真的是比三国还要精彩万分,前前后后五百年的历史,发生的事情太多了,包括晋国称霸、三家分晋、勾践灭吴、战国七雄等等,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多关注了解一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456评论 5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70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337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83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96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72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36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9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50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01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85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71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5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3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7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636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11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