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70后来说,那是一段难忘而美好的回忆。进了7月就开始了数着手指盼放假的日子,可往往暑假的前一天总是会格外揪心——因为会公布期末考试成绩,召开家长会。而后伴随着家长的打骂声,我的暑假生活开始了。
我的童年时代还处在经济贫穷、文化不够发达的年代,放暑假的目的只是为了孩子们安全避暑、平安度夏。一个多月的暑假足以能让自己玩个痛快。一整天的时间,一群小伙伴跑到山野里,掏鸟窝、捉蝈蝈、挖野果,撒开了性子玩,有时贪玩竟忘记了本职工作,直到太阳快落山了才想起大人交代的“任务”还没完成——拔草喂兔子。那时候山野的草菜基本上都能叫得出名字,哪种草兔子能吃,哪种菜兔子喜欢都了如指掌。回家时只好拔一些好拔的,兔子不爱吃的野草敷衍,到家后免不了要挨大人们的责骂。
赤日炎炎的暑夏,最好玩、最能避暑的地方就是池塘了。那时雨水多,山上总有一两个小池塘。一到中午,附近的孩子们都会聚集在这些小池塘里,把一个不太大的池塘搅得水混泥涨,那时还没有卫生意识,也不管脏不脏,照常游泳、扎猛子玩耍。整个池塘里,孩子与池塘水一个颜色,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大雨时期,池塘很深,免不了喝几口水,但时间长了就学会了游泳。
除了下池塘避暑,还有一个好玩的游戏就是捉麻雀。中午时分,约上三五个要好的伙伴,偷偷从家里跑出来,踩在小伙伴的肩膀上,搭起人梯把小麻雀掏出来,分给参与的小伙伴们喂养。有时会惹得老麻雀喋喋不休的鸣叫,毕竟是破坏了人家的家庭,伤害了它们的幼崽。也经常遭到大人们的呵斥,但孩子们玩的不亦乐乎,完全没有感觉到酷暑的炎热。滚铁环、打弹子、扔沙包、集烟盒,在没有电子产品的那个暑假,我们一样玩的很开心。那时候的零食也没有现在这样五花八门,一兜沙枣就足够征服你的“朋友圈”。
转眼到了临近开学的日子,语文、数学……各科作业都没完成。尽管如此,我们依旧会抛之脑后,选择尽情疯玩。这期间也会被父母催促,但我们却依旧偷懒。直到开学前一天,我们才急忙赶作业,实在赶不完,就在开学后编造“作业丢了”“忘记带了”等各种理由来应付老师,而那些小伎俩早已被老师看穿。
如今,暑假早将70后抛弃,那些美好的回忆却一直留在我们的脑海里,现在与几位老友聊天时,回想起那时的暑假,大家还是津津乐道,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