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白的世界里温柔地爱彩色,在彩色里朝圣黑白”。风起时,花落云散,风得到了它想要的自由,也认为它滋润了万物,可是事实上呢?它让花落地成泥,让云远离归宿,于是它成了自然界的那道“黑白”。风无黑,并也无白,它本无错,只是回到了自己的那片天地。有物憎恶它,有人渴望它。可风依然选择了喜爱它的一方,并无消失。它会减轻自己的力度,轻轻地掠过每个人的面庞,轻轻地吹落快要凋零的花。自然在倾听,它在向阳而生,并非向死而生。当无风的时候,它是否在某个地方疯狂肆虐?我们犯的错,凭什么要由别人来承担;别人犯的错,又为什么要由我们来承担。
风,它无黑,无白,但亦黑,亦白。黑,不是纯粹的黑,黑幕压下,一片沉寂。那是深沉、是凄哀、还是那哀怨悠长的空鸣?
风的世界,它的思想,我无法揣测。探求得越深,对它来说可能是一种越深的误解。
抛开“风”这一话题,放到我自身来说,“黑”,即人心的丑恶,人性的淫灭,道德的沦丧。“白”也不是像风那样因为别人的评头论足而改变自己,这叫虚伪。
在黑色的世界里,白也会退化为黑。在“黑白相间”世界里,会不堪重负,这“黑”与“白”结合起来,让人无法承受。
仔细想想,假若你站在没有极光的漠河,站在没有光的太阳下,站在太阳光照射的树叶下却没有荫蔽,“世界”还是所谓的“世界”吗?在上面任何一个情景中,你所身处的世界还会是黑白的吗?再假象,你身处一片漆黑之中,天边同时出现了一道彩虹和一团乌云,你会先看到哪个?彩虹将周围的黑色淘洗干净,同时也麻痹了身边黑压压的乌云,最后只剩下它自己大放异彩。而且在黑的衬托下显得更加绚烂,热烈。
“黑与白,零距离,情难辨对错的理”。黑与白并非非要分个你高我低。黑白之间,两个完全不同的事物,既然黑白之间无距离,倒不如站在黑白之间,“黑之上,白之下”,最终会看到那道曙光,那道只属于你的曙光。
风无错,只是找错了方向;风有错,只是干涉了其他的生活。那么说风无黑,无白,亦黑,亦白。
叶子从树杈上飘下来,是它的生命走到了尽头,还是风的所作所为?这是个秘密,人类无处知晓,也不敢妄下定论。
彩色它永远是彩色,即使被黑覆盖,它与灵魂仍然莅临人间。“彩”永远胜过“黑”,所以它能够朝圣黑白,可它却永远比不上“黑与白”。
“存在即合理”。无论是黑或白都有它们各自存在的意义。
傍晚时,天边的晚霞灿烂而炽热。我们无法预知它下一步要干什么,不知道它心里是“慕世”还是“厌世”,不知道它下一秒会不会死亡,更无法揣测它心中的那份“邪念”是“黑”还是“白”。所有的所有,都存在吗?
恭喜你,成功入局。
别人是怎么样的,你不去过问。事物无言语,更无处知晓。“黑”“白”其实都不存在,关键是你自己内心的想法。当你在试探别人时,恰恰暴露了你自己内心的想法和你心底的狭隘。什么黑白,全是人心
有一种理论叫作“相对论”,在相对的过程中,某一方的优势和劣势就明显地体现出来。
与人为善,与己为善。
你知道社会的潜规则吗?弱肉强食,优胜劣汰。大家一视同仁,在同样的平行宇宙中,适者生存。所以这种黑白之分就逐渐淡化,“黑”与“白”也就悄悄销声匿迹。
“只有用水将心上的污泥淘洗干净,荣光才会照耀最初的梦想”。最温柔的一句话,不偏“黑”,不立“白”,心灵纯洁,胜过一切。
不必惆怅自己所处的环境,不必抱怨自己的命运,因“生似尘埃事无常,命运谁来主张”。命运无常。
可你陷入过自我怀疑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