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一本女性悬疑小说《海面之下》,它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英伦好姐妹弗兰琪和索菲从小在海滨小镇一期长大,两人共同度过了漫长的青少年时代,互相知晓彼此的一切丑事糗事和秘密,也互相见证了彼此的每一次心动和恋爱。两人相约要搬离这个死气沉沉的小镇,去外面的世界体验更丰富的人生。然而,突如其来的变故改变了两人的人生。就在21岁那年夏天的夜晚,索菲在小镇的老码头神秘失踪,只留给警方一只运动鞋,从此再无人见过她的踪迹。
索菲失踪后,弗兰琪离开了小镇,搬到了伦敦,并管理着家族的酒店生意,享受着繁华多彩的都市生活。十八年后,弗兰琪已年近不惑,却接到了索菲的哥哥自小镇打来的电话,说是小镇的沙滩上发现了索菲“尸体的残块”,其实是一只运动鞋,和索菲失踪时所穿的一模一样。
弗兰琪当即决定返回小镇去调查昔日密友死亡的真相。她驱车返回小镇,住到了索菲失踪的老码头对面的别墅里,并和索菲的哥哥展开了调查。随着调查逐渐展开,十八年前的往事也逐渐清晰起来,那些秘密一一暴露在阳光下,最终,真相大白。曾手染鲜血的人也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故事采用了双时间线和双视角的叙事方式,一条是弗兰琪的当下视角,通过寻访当年的人来寻找真相;一条是索菲的过去视角,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失踪前发生的事情。两条线交织推进,最终汇成一条线,终结于索菲的日记,真相才得以揭露。
可以说,整个故事就是由弗兰琪和索菲二人的日记组成,这两人都为女性,但性格迥然不同,一个张扬自信,一个沉默内敛,因而二人的日记风格也有着明显的差异。从这点就可以看出作者克莱尔·道格拉斯在驾驭文字上的功力。
成为作家是克莱尔·道格拉斯从小的愿望,她曾从事了长达15年的记者工作,后决心以写作为职业,处女座《姐妹》一举斩获《嘉人》杂志新人小说奖。《海面之下》是她的第二部作品,一经推出就惊艳四座,成为2016年伦敦书展最耀眼的悬疑小说。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封面很是别致,黑白风格,没有艳俗的腰封,而是以颇具年代感的报纸和印刷体便签拼贴而成,右下角还有一位年轻女孩的黑白照片。光凭封面照片的零碎信息,我们也可以推测,这幅照片的主人已经失踪,而这些报纸就是关于她的失踪启事。
“失踪的年轻女孩”,“MURDERER”,“I KNOW WHAT YOU'VE DONE”,还有封底的黑色掌印……不得不说,在悬疑氛围的营造上,这本书光凭装帧就已经成功吓到了我。
结尾,弗兰琪掉落海中下落不明,索菲和自己的爱人、女儿及哥哥一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看似,这是一个happy ending,恶人受到应有的惩罚,正义似乎也得到了声张。
只是,再仔细想想,书名为《海面之下》,是否别有深意?
弗兰琪作为姐妹花中耀眼的那个,拥有着完美的家庭,父母经营着一家旅馆,对她宠爱有加。同时她面容姣好身材火辣,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人群中最吸引人的那个,所以她有足够的资本去骄傲任性;而索菲,则永远是姐妹花中的陪衬,她的父亲酗酒成性,母亲因忍受不了父亲的酒后暴力,带着她和哥哥逃离到这个小镇,身材瘦小带着眼镜的她甚至都没什么朋友,更不可能是人群的焦点,因此她内敛胆小,总是跟在弗兰琪身边。
正是这样其貌不扬的索菲,抢走了弗兰琪喜欢的男孩,甚至可能破坏弗兰琪的家庭,让她的父亲遭受牢狱之灾。骄傲如弗兰琪,怎么能够接受这样的事实呢?
然而,索菲真的无辜吗?确实,杰森的死和她无关,她也没有刻意要抢走莱昂,甚至在弗兰琪父亲的案件中她都是“受害者”。只是,她这看似纯良无害的面具下,是否隐藏着什么目的?
或许,回到最初两人相识时,她们的友谊是纯真美好的,那个处于人群中央的人慷慨地做了自己的朋友。而且,她总是热情地邀请自己去他们家的旅馆玩,她的家庭是那样完满美好,尤其是她的父亲,儒雅潇洒又很幽默,既不会酗酒更不会家暴。还有那些围绕在她身边的男孩子,个个都英俊帅气,只是他们眼里只看得到她而看不到别人。
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索菲的心里对弗兰琪不是没有怨言的,在她看来,弗兰琪愿意向她伸出友谊的橄榄枝也不过是出于怜悯和施舍。在“杰森事件”后,弗兰琪及其父亲在索菲心中的形象已大打折扣,再加上莱昂的出现,索菲开始不再听从弗兰琪的意见,毕竟,那么多男孩都只围着弗兰琪转,难得出现一个钟情于自己的,无论如何也不愿放手啊。
更不用说后来亲吻弗兰琪的父亲,难道不是因为她潜意识里想要让弗兰琪也经受家破人散的痛苦吗?(我似乎有点腹黑了)十多年后,再让自己的女儿拿着日记伙同哥哥和爱人返回小镇捉弄弗兰琪来报仇雪恨,不得不说,这一招也是让人心惊呐!
所以,那些看似无害的,未必就真的无害;而那些外表凶狠,说不定是虚张声势。真正可怕的,是看不见的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