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提醒我们人性是相通的-虽然每个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不同,但作为人却有着共同的感受和需要。
非暴力生活的关键:感激生活的赐予而不贪心。
暴力分类:身体的暴力和隐蔽的暴力(精神伤害),隐蔽的暴力更为有害。
一,让爱融入生活
人天生热爱生命,乐于互助。
当我们真诚助人时,我们丰富他人生命的愿望得到了满足,我们的行为是出于由衷的喜悦,这样的给与让施者和受者同时受益。由于施者的给与既不是出于恐惧,内疚或羞愧,也不是为了得到什么。受者获得馈赠,却不会有心理负担。施者会因自己行为的价值更加欣赏自己。
非暴力沟通的要素四个要素:1.观察,清楚的表达观察结果,而不判断或评估。2.表达感受,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兴奋等。3.说出那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4.具体的请求,这一要素明确告知他人,我们期待他采取何种行动来满足我们。
例子:一位母亲的非暴力沟通
1.菲利克斯,看到咖啡桌旁的两只脏袜子和电视机旁的三只,2.我不太高兴,3.因为我看重整洁。4.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
非暴力沟通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借助这4个要素诚实的表达自己,
二是借助它关切的倾听,首先体会他人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与他们建立联系,然后聆听他们的请求,来发现做什么可以帮助他们。
保持对两方面的关注,并帮助他人也这么做,双方便可持续互动,直至情意相通:我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是什么,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你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是什么,为了改善生活,你的请求是什么……
非暴力沟通不是定式,精髓在于对四个要素的觉察。
非暴力沟通适用于各个层面的交流和各种环境:
亲密关系
家庭
学校
组织机构
心理疗法及精神辅导
外交和商业谈判
任何性质的争论和冲突
二,是什么蒙蔽了爱
异化的沟通方式,虽然致力于满足某种愿望,却倾向于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致彼此的疏远和伤害。
异化的沟通方式如下:
1.道德评判,用道德标准来评判人,如果一个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那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恶的。
如:你的毛病是你太自私了。
他对人有偏见。
这是不恰当的。
“在道德与不道德的区分之外,有片田野,我将在那里见到你”
以貌似客观的语言表达自己,
一旦遇到不喜欢的人或不理解的事,就会想别人有什么不对。
例:如果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想做“他太过分了。
有人开车横冲直撞到我面前,“他是混蛋”
同样达不到自己期待的,会觉得自己有毛病,一心分析错误的性质,忽视自己和他人的需要。
例:女友想多一些体贴,“她太粘人了”。自己想多一些体贴“她冷漠的像个木头”。
同事关心细节,“他有强迫症”。自己更在乎细节,“他粗心大意”
在一些社会中,人们习惯将人分为好人和坏人,并认为坏人应该受到惩罚。另一些社会人们倾向于围绕人的需要来考虑问题。后一种社会的暴力现象远少于前一种社会。
暴力的根源在于人们忽视彼此的感受与需要,而将冲突归咎于对方——至少大部分暴力都是如此,不论语言,精神或身体的暴力,还是家庭,部落以及国家的暴力。
2.进行比较,如果真想过上悲惨的生活,就去与他人比较。
热身运动,第一个练习,根据当代媒体的标准,展示完美男人或完美女人真人尺寸的全身照。读者量好自己的身体尺寸,然后与照片上的美女帅哥的身体尺寸做比较,并用心体会差别。
形体美不是特别重要。
第二个练习,大音乐家莫扎特。他在少年时期能说的语言以及少年时期的主要作品,接着想想莫扎特的成就,然后和 12岁时莫扎特的成就做对比,并用心体会差别。
3.回避责任,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动负有责任。常用语“不得不”“你让我”
这种表达方式忽视了我们情感的内外根源。
当我们根据以下理由行动,我们是在回避责任。
1)受说不清楚的力量驱使
为什么打扫房间——>因为我不得不做
2)我们的个人情况、成长历程、自我形象等
为什么喝酒——>因为我是个酒鬼
3)其他人的行为
为什么我要打自己的小孩——>因为他跑到街上去
4)上级的命令
为什么欺骗顾客——>因为老板叫我这么做
5)同伴的压力
为什么要抽烟——>因为我所有的朋友都抽烟
6)机构的规章制度及政策
为什么我要将你停职——>因为你违规了,根据学校规定,我必须这么做。
7)性别角色、社会角色和年龄角色
为什么我必须做我讨厌的工作——>因为我不仅是一个丈夫,而且是一个父亲。
8)无法控制的冲动
为什么吃巧克力——>因为吃巧克力的冲动征服了我
一旦意识不到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我们就成了危险人物。
4.强人所难,我们对别人的要求往往暗含着威胁,如果不配合,他们就会受到惩罚。
异化的沟通方式的基础是性恶论。
“不应该”“应该”“不得不”适合于将臣民训练的具有奴隶般精神的国王、沙皇、贵族。
人们越是习惯评定是非,他们也就越倾向于追随权威,来获得正确和错误的标准。一旦专注于自身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就不再是好奴隶,好属下。
三,区分观察和评论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观察。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的说出观察结果。
缺陷:静态的语言与动态的世界并不匹配。负面标签“懒惰“愚蠢” 正面或中性的便签“厨师” 两种标签妨碍我们全面了解一个人。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级形式”
表达方式:
使用语言没有体现出评论的人对其评论负有责任。
例如:你太大方了。 区分:当我看到你把吃午饭的钱都给了别人,我认为你太大方了。
把对他人的思想、情感或愿望的推测当做唯一的可能
例如:他无法完成工作 区分:我不认为他能完成工作。或者他说“我无法完成工作”
把预测当做事实。
例如:如果你饮食不均衡,你的健康就会出问题。 区分:如果你饮食不均衡,我就会担心你的健康会出问题。
缺乏依据。
例如:米奇花钱大手大脚。 区分:米奇上周买书花了1000元。
评论他人能力时,把评论当事实。
例如:欧文是个差劲的前锋。 区分:在过去的5场比赛中,欧文没有进一个球。
使用形容词和副词时,把评论当事实。
例如:索菲长的很丑。 区分:索菲对我没有什么吸引力。
注意:“每次”“曾”等词语在以下句子中表达观察结果。
我看安迪打了几次电话,每次都至少打半个小时。
我不记得你曾写信给我。
“总是”“从不”等词语在以下句子中表达的是评论。
你总是很忙。
在需要他的时候,他从不出现。
贴士:如果我们的表达言过其实,别人就会产生逆反心理,而不愿作出友善的回应。
“经常”“很少”也可能混淆观察和评论。
评论:你很少配合我。 观察:我最近组织了3次活动,每次你都说你不愿意参加。
评论:他经常过来。 观察:他每周最少过来3次。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别人就会倾向听到评论,并反驳我们。
四,体会和表达感受
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是感受。
被压抑的心灵---人们认为感受是无关紧要的,重要的是各种权威主张的“正确思想”。于是,我们被鼓励服从权威而非倾听自己。渐渐的我们习惯于考虑“人们期待我怎么做”
在家庭中,如果家庭成员无法表达情感,那是很悲哀的。很多时候,人们渴望与父亲沟通情感,却做不到。
要点:区分感受与想法
例如 A想法 我觉得我吉他弹得不好。 在这个句子中,我评价自己吉他弹的不好,而没有表达感受。
B感受 作为吉他手,我有些是失落。 作为吉他手,我很郁闷。 作为吉他手,我烦透了。
有些词表达的是想法,而非感受。如:被抛弃,被羞辱,被打扰,被拒绝,不受重视,被束缚,被欺负,无人理解,得不到支持,无人赏识,被利用,被贬低。
例如 A 我觉得我被误解了。被误解一词反映了我认为别人不理解我。此时,我可能会很着急。
B 我觉得我被忽略了。 “被忽略”是我们的判断。此时,如果想独处,我们会很高兴,反之,如果想参加活动,就会感到难过。
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
1)下列词语用来表达我们的需要得到满足时的感受:
兴奋 喜悦 欣喜 甜蜜 精力充沛 兴高采烈 感激 感动 乐观 自信 振作 振奋 开心
高兴 快乐 愉快 幸福 陶醉 满足 欣慰 心旷神怡
喜出望外
平静 自在 舒适 放松 踏实 安全 温暖 放心 无忧无虑
2)下列词语用来调大我们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的感受:
害怕 担心 焦虑 忧虑 着急 紧张 心神不宁 心烦意乱
忧伤 沮丧 灰心 气馁 泄气 绝望 伤感 凄凉 悲伤
恼怒 愤怒 烦恼 苦恼 生气 厌烦 不满 不快 不耐烦
不高兴
震惊 失望 困惑 茫然 寂寞 孤寂 郁闷 难过 悲观
沉重 麻木 精疲力尽 萎靡不振 疲惫不堪 昏昏欲睡
无精打采
尴尬 惭愧 内疚 妒忌 遗憾 不舒服
在表达感受时,示弱有助于解决冲突。
五、感受的根源
听到不中听的话,四种选择
第一种,认为自己犯了错
第二种,指责对方
第三种,是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有些伤心,因为我们看重信任和接纳。
第四种,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也许就会想“他伤心可能是因为他需要体贴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