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选题拆页五 《非暴力沟通》
【R阅读原文片段】
请求与命令
一旦人们认为不答应我们就会受到责罚,他们就会把我们的请求看作是命令。听到命令时,一个人只能看到两种选择:服从或反抗。不论如何,只要人们认为我们是在强迫他们,他们就不会乐于满足我们的需要。如果我们在过去常常指责他人,那么,我们的请求很可能就会被看作是命令。而一个经常受到指责的人也会倾向于将请求解读为命令。
以下我们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请求与命令的区别。
如何区分命令和请求: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也是命令。
杰克和他的朋友珍妮说:“我很孤单,希望今晚你能陪我聊聊。”这是请求还是命令呢?现在还不好说。我们需要根据珍妮没有同意时杰克的反应来作出判断。假定她回答说:“杰克,我今天很累。如果你想今晚有人陪你,你去找其他人好不好?”如果杰克接着说:“你这人真自私!”那么,他的提议实际上就是命令。因为他并没有重视珍妮休息的需要,而开始指责她。
修改:
非暴力沟通表达感激的方式包含三个部分:
1、 对方做了什么事情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2、 我们有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
3、 我们的心情怎么样?
在表达感激时,这三个部分的先后次序并不重要;有时,我们甚至可以通过微笑或说声“谢谢”来表达这三个部分。然后,如果我们要确保对方能够明白我们的意思,那么,用语言具体地描述这三个部分是值得的。
以下是我和一个非暴力沟通研讨班参加者的一段对话。在对话中,我试图理解他为什么要赞扬我。
参加者:(在研讨班结束后走近我)“马歇尔,你真了不起!”
马歇尔:“我想知道你为什么这么说。”
参加者:“为什么呢?”
马歇尔:“在我的一生中,人们用各种各样的话来评价我。这对我并没有多大的帮助。我需要更多的信息来理解你的评价。”
参加者:“什么样的信息?”
马歇尔:“首先,我想知道,我做了什么,你认为对你的生活有帮助?”参加者:“哦,你聪明过人。”
马歇尔:“也许这又是一个评价。我还是不清楚我做了什么对你有益的事情。”
她想了想,然后拿出笔记本,指着其中的两段话说:“就是这两点。你今天在研讨班中提到它们。”
马歇尔:“哦,你很欣赏这两个观点。”
参加者:“是的。”
马歇尔:“听到这两个观点时,你的心情怎么样?”
参加者:“我感觉一阵轻松,对将来更有信心了。”
马歇尔:“现在,我想知道,这两个观点使你什么样的需要得到了满足?”
参加者:“我没法和儿子沟通。他今年18岁了。我一直盼着能有办法和他沟通,你今天的这两个观点给我很大的启发。”
这样,我就知道了我所做的事情、她的感受以及她的需要。我很高兴自己帮到了她。如果她一开始能够以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表达感激,她也许就会说:“马歇尔,当你提到这两个观点时(让我看她的笔记本),我很欣喜,感到将来有盼头了,我一直在寻找和儿子沟通的办法,这两个观点给我很大的启发。”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
在沟通中如果对方认为我们是在命令他们,他们就不会乐意满足我们的请求。我们向他人提出请求时就要注意不能使我们的请求变成命令:如果提出的请求没有被满足,我们就强制或变相要求对方来满足我们,对对方提出评价或指责时请求就变成了命令。
新:
非暴力沟通的感谢方式是这样的:感谢词+(描述对方做的具体事情)+(对方做的事满足了自己的什么需要)+(对方的行为让自己的心情如何)
【A1过去的相关经验】
1月份的某一天,我患了重感冒,当时就打电话给同事让他帮我顶下班,但在同事提出不能满足我时我就发了脾气指责了对方想强制要求对方满足我。由于我的态度导致最后没人愿意顶班,我只能带病上了班还一肚子郁闷。
(反思)当时迫切的想让对方满足自己,完全没有注意到对方的实际情况,就觉得同事必须满足我的要求,学习了这个片段才知道提出请求时不能把它变成命令,他人认为我们是在命令时,就不会乐意满足我们的请求。在下次向他人提出请求时我就会注意,不能使请求变成命令。
新:
前天晚上,我和朋友在烧烤店吃宵夜,当吃完宵夜回到家后,我发现钱包可能掉在烧烤店里了,于是联系了住在烧烤店附近的朋友,他帮我到店里寻回了钱包并专程送到我手里。拿到钱包后我只是说了“感谢,感谢,真是非常感谢。”
(反思)朋友帮了我这么大的一个忙,我只是懂得不停的说感谢,显得非常空泛,不能体现出朋友这样做的价值,我们的友谊也不会由此而加深。
【A2(将来如何应用)】
目标:未来2个月,不把自己向他人的请求变成向他人的命令。
行动:在向他人提出请求后,如果对方不能满足自己,不去使用强制、变相要求的话语,也不去评价或指责对方。比如:“你看我们都这么熟了,你肯定不好意思不帮我的,你帮了我,下次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也会帮你的。”和“你这人怎么这样,连这点小忙都不舍得帮。”
新:
目标:后天向那个帮我找到心仪已久的《生命安宁》的朋友,运用非暴力沟通的感谢方式表示感谢。
行动:当我从朋友手上拿到书时,我会这么感谢他:
“非常感谢你,特意从广州把这本书带回来给我,使我能更好的了解斯多葛主义和他对生活的影响,我现在非常的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