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笔记34,行军篇之七,观察敌人破绽的十七个信号

杖而立者,饥也;汲而先饮者,渴也;见利而不进者,劳也;鸟集者,虚也;夜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也;旌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粟马肉食,军无悬缻,不返其舍者,穷寇也;谆谆翕翕,徐与人言者,失众也;数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来委谢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

  1. 敌人拄着武器站立,是饥饿难忍;

2. 敌人从井里打水而抢着先喝的,是干渴难耐;

3.敌人见利而不前进的,是由于疲劳过度。

4. 敌方营寨上有飞鸟聚集,说明营寨已空置无人;

5. 敌营夜间有人惊呼的,是恐慌的表现;

6. 敌营纷扰无秩序的,是其将帅没有威严;

7. 敌营旌旗摇动不整,是由于军纪不严队伍混乱;

8. 敌人军官吏急躁易怒,是由于敌军过度疲倦。

9. 敌人杀马吃肉,是由于缺粮;

10. 炊具悬置不用,士兵不回营房休息的,是要拼死的穷寇;

11. 敌兵聚集一起私下低声议论,是其将领不得众心;

12. 再三犒赏士卒的,说明敌军已没有别的办法;

13. 一再重罚部属的,是敌军陷于困境;

14. 将帅先对士卒凶暴后又畏惧士卒的,说明其太不精明了;

15. 敌人借故派使者来谈判的,是想休兵息战。

16. 敌军盛怒出阵,但久不接战,又不退去,必有蹊跷,一定要仔细侦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