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更反思8:愉快的问答

记一次超级愉快的课程!

上回书说到,在力学的学习中,我个人比较重视他们的“受力分析”想要在这个阶段让他们有这样的意识,知道去分析物体受到了什么力,方向向哪里,有什么关系。于是我重点让孩子们分析了泡沫塑料块静止在水面、被压入水底、松手后上浮的过程。

从最开始让孩子们尝试画受力分析,他们摸不着头脑,我也不怕浪费时间,索性放手让他们画。在孩子们画的过程中,我在教室里巡视,第一次感受到了引导孩子们的欢快。

T:泡沫塑料块经过了哪些过程?

S:静止在水面上—用手压下去—松手上浮—静止在水面

T:用手压下去是运动状态还是静止状态呢?

S:向下沉,是在运动

T:那么压在水底呢?

S:静止在水底

T:很好,这也是其中一个过程

学生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很欢乐的把几个过程画了出来,但是没有非常理解数学关系,于是我再进行引导。

T:为什么要下沉?

S:因为用手压下去了

T:为什么手向下压,就会下沉,是因为受到什么力?这些力有什么数学关系呢?

S:受到压力,方向向下

T:只受到压力吗?

S:还受到重力,方向向下、浮力,方向向上

T:那么这些力有什么数学关系

因此很快,学生就用数学关系表示出了浮力<重力➕压力,所以会下沉;浮力=重力➕压力,所以静止在水底;

这时,我问同学:

T:那么为什么泡沫塑料块要上浮呢?

S:因为浮力>重力

T:为什么浮力会大于重力?

这时,有的同学出现了疑惑,没有分析清楚是浮力>重力➕压力还是浮力>重力,因此我直接问

T:当手松开之后什么力发生了变化?是怎样变化的?

S:压力变了,没有了

T:压力没有了,所以数学关系有什么变化?

这个时候,孩子们几乎都明白了浮力大于重力,所以泡沫塑料块在松手后会上浮。但是我没有停止,继续追问孩子。

T:既然浮力大于重力,为什么又会静止在水面上?

S:因为没有水了……或是回答因为浮力减小了

T:既然会静止在水面,重力又没有变,肯定代表浮力在慢慢减小,才会等于重力的大小,静止在水面。那么为什么会减小?

学生就只想到会上浮、最终会停下来,其中的变化没有多加思考。因此我再进行提问。

T:我们刚刚学过浮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S:和浸入水中的体积大小有关

其实提示到这儿,没有再继续往下问,同学们就已经回答出来了,因为随着泡沫塑料块往上升的过程,渐渐漏出水面,浸入水中的体积减小,受到的浮力减小,减小到与重力相等时则静止在水面上。

记录这一篇文章,最想要留下的是当时和孩子们的对话,那堂课上的我非常愉快,学生很认真在倾听、思考我的问题,我也努力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们,让他们学会思考。虽然用了20多分钟的时间。但是,最终给我的结果,85%以上的孩子都分析出了这个过程,让我感到很惊喜。

我在巡视过程中都听到孩子说:周老师的问题好犀利啊,一个接着一个。其实,像刘老师所说,为了应对更多孩子的不同反应,我们必须要在课堂上练习自己对学生问题的反馈,以及用问题去引导孩子思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