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李开复的这本新书《向死而生》,在书中他很真诚地跟大家分享了他在患癌之前、之后,以及积极治疗病症的全部过程和心路历程。字里行间,感受到他对于人生价值重新的参悟和对成功定义的深刻反思。生病这段时期,他重新整理自己前半生的最集中的阶段。这本书,也是李开复从死神身边走过一回的深入灵魂的深刻感悟。
李开复曾经有很多标签,最显眼的是青年导师和网络大V。他一直很优秀,有很强的职业背景,身负盛名。像他这样的一个人,如果不走到绝境是很难去回头对自己的生命进行反思的,所以特别赞同他把自己身患癌症这件事当作是上天给予他的无上恩典,他说,“疾病是我的导师”。经历过17个月的“向死而生”后,李开复完成了一次身体和精神的升级。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他所选修的有7个学分:
健康无价;一切的事物都是有它的理由的;要珍惜我们的缘份,学会我们的感恩和爱;学会如何生活,活在当下;经得住诱惑;人人平等,善待每一个人;我们的人生究竟是为什么?”
下面将我感悟深刻的4点分享一下:
1、健康无价----好好珍惜我们的生命,生病以后,才深深体会到,其实健康失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我们才能谈及享受生活,陪伴家人和朋友,否则一切都只是徒劳。社会的诱惑太多,需要我们付出的东西也太多,可是无论我们付出什么,也不要付出健康。做任何事业都要保证在不影响健康的前提,否则就算你筑造美丽的城墙,终归会因只是海市蜃楼而成泡影。
解读:在疾病面前,人人平等。注意保养身体,平衡好工作与生活的关系,毕竟,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在有生之年,去追求自己想要追求的东西。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活的更开心一点儿,同时,在自己年轻的时候,积累财富,因为这个社会,很多事情只能用钱来解决,试想,如果李开复没有这么大的名气,没有什么物质财富,他能有这么多的朋友来帮他吗?他能享受到最好的医疗条件吗?
2、要珍惜我们的缘份-----尤其是亲人之间的缘分,毕竟血浓于水。
当死亡濒临时,工作它就变得那么无足轻重。所以,请不要以工作为借口忽略身边的亲人,因为当你的生命即将走向奄奄一息时,他们才是你整个人生最美好的回忆。父母希望获得子女的陪伴更胜于他们给自己带来表面的上的光鲜。即便是平淡的生活,只要是全家人在一起那都是一种幸福。但是处在现在社会的人会鲜少看得懂,亦或许我们是装作糊涂。
解读:李开复出生在很好的家庭,不仅父母是贵族,家庭条件好,而且使他在年少时,就能去美国接受最先进的教育,接受了不同文化的洗礼,形成了更广阔的视野。而且在年级轻轻的时候,他就找到了自己所爱的人,并且合适的人,一直在背后默默地无私支持他,使他能够毫无后顾之忧的在事业上打拼。当然他的成功,主要还是源于他自身的努力,当然家庭因素也必不可少。
3、学会如何生活,活在当下-----如果稍微偶尔慢一下,能活在当下,才能体验到这个世界的美好,才能感觉自己没有白活。不要把所有事情都推到以后,别说将来再找机会,或者说还有一天等特殊的日子,我们都活在当下。我们今天为什么不能成为那个特殊的日子呢,让每一天都成为最特殊的一天。人生如果这样活下去,每一天都这样活下去,人生一定会非常圆满和丰富。“不因往事碌碌无为而悔恨,不因时光肆意蹉跎而虚无”,感恩生活,珍惜当下,用爱去感受,去奋斗,去把握,生命才会更加精彩。
4、人人平等,善待每一个人-----不要吝啬给别人爱的关怀。因为你对任何人,优秀的人,普通的人,都是一样的。你对任何人的微笑,一个行为,都可能帮助别人,帮助生命。来到世间,我们有缘认识周围的人,好好体验人生,结交善缘,做事问心无愧,凭良心,做人真诚平等,让自己的每一天都能有学习、成长,其实那就足够了。如果世界上每一个人都这么做,世界就会变得更好。其实生命里很多东西,并没有办法用科学的方法解释,并没有办法每天衡量。
《向死而生》整本书是一本发自肺腑的忏悔录,无论你处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细细去品味或者感悟的一本书。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都能从中读出属于你自己的深切感受。从书中看到了李开复在死亡面前从惊恐到逐渐超然的转变。从这本书里面得出很重要的一个结论就是,在拼命追求事业的同时,还要兼顾身体。养生和追求事业,这两者并不冲突。不是非此即彼的,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平衡就OK了,这本书也是给在滚滚红尘中颠沛流离,摸爬滚打的我们一个很好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