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之前,我们玩个游戏。首先,我告诉你想象一只大象,1秒后忘记那只大象。
现在,问一个问题,如果问你:“生活中,除了牛奶,还有什么是白色的?”
你会告诉我,纸巾,墙,衣服,蛋清等等,虽然大脑会立刻给出答案,但计算一下,一般不会超过10种。
为什么呢?因为问题的一开始,加了“除牛奶之外”,这个前提,你的思维会瞬间陷在日常生活里。想到的都是衣食住行方面的代表事物。
假如就单纯问“什么是白色”,你可能会联想到,海浪,白鸽,教堂。
发现没有,一个简单的问题,加上限定词,就会限制你的思维。
一旦被限定词分了类,思维就被划分了区域,就变成了戴着镣铐的舞者。
小时候,经常被问的理想,是长大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一般小朋友都会回答教授,宇航员,科学家,听到这些远大的理想,家长老师都会欣慰的点头,觉得你是有理想的孩子。
有一次,一位小朋友回答“想当送奶工”,因为他爱喝牛奶。这时,周围嘲笑,劝阻,否定的声音纷至沓来。
在周围所有人的思维逻辑里,送奶工是没有出息的职业,它是被迫无奈的选择,绝不能作为远大理想。
思维的定性,让所有孩子失去差异性,把日后想做的职业,都固定在仅有的几个名词中。
这让那些真正热爱普通工种的孩子,羞于表达,让对未来有憧憬的孩子,定在固有逻辑的“耻辱柱”上。
思维的局限不是天生的,它是后天在不断碰壁,不断满足别人的期待中,被无数双手亲手戴上的枷锁。
此刻,还记得开始的那只大象吗?大象这个形象是不是还在脑海里盘旋,并没有因为一句“不要再想”,而停止。
思维的产生,不会因为你想的多而复杂,只会因为被约束而倒塌。
人的大脑如果不被反复刺激,大脑应对刺激的能力,就会逐渐退化。
副作用就是让自己的思维僵化,没有持续开阔的眼界。
所以,身边的老人最难被说服,因为他们的思维已经成型,外加不接受新的思维方式,想说服他们几乎不可能。
在非洲留存着一个古老的食人族部落,他们只吃自然死亡的亲人。部落的传统是,想跟死去的亲人融为一体,吃他们的血肉,与他们共生。
这在中国传统里,简直骇人听闻,但是,当非洲食人族部落,得知我们土葬或者火化死去亲人的时候,他们觉得我们丧心病狂。
死去的是我们的亲人,怎么可以把他们的肉体烧成灰,或者腐烂在泥土里,对离去的亲人多么不敬。
你看,思维的差异,让不同种族之间相互嗤之以鼻。这件事没有绝对的对错,思考方式不一样,得出的结果自然也不一样。
但是,因为我们没有世界级开阔的视野,所以,在得知其他民族的风俗传统时,总是大惊小怪,觉得匪夷所思。
其实,在他们的认知系统里,都是再正常不过的日常。
在思维的天平上,用自己的价值观随意评判他人,是一件多么可笑的事。
有一种名词,叫“管窥效应”,专门用来形容这种现象。给你一根管子,通过管子,管子内的事物更加立体清晰。
但全局被管子的内壁全部遮住,没看过世界,你的眼界,永远是井底那只青蛙头顶上的天空。
每个人的思维逻辑,像那只不断跑出来的大象,既不受控又天马行空。
系统培养发散性思维,会增强大脑应对复杂事物的能力。
第一“什么都不想”:思维的高灵感迸发期,往往是什么都不想的状态。
身心处在极度放松的情况下,大脑却在偷偷工作。一旦发生相关性,大脑极速捕捉,瞬间完成创造性思维,这点亲测有效。
第二“给点儿时间”:我们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需要时间把新的知识和已经掌控的知识联系起来,让大脑打包吸收。
就像锻炼身体,如果每天都在跑步机上跑步,身体不断处于运动状态。脂肪没办法停止消耗,肌肉没办法生长。
第三“记忆融合”:人有两种记忆,一种是长期记忆,比如说出“锄禾日当午”,你会条件反射的说出下一句,不用思考。
一种是短期记忆,比如昨天刚看了一本书,书中大概意思了解,实际运用不是很灵活。
这时候,让两种记忆方式结合,发散性思维就是这两者结合,并强化的中间通道。
经常放思维出去度个假,接触新鲜事物,开拓思维的延展性,在寓教于乐里,解放思维,发现全新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