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勋老师为我打开了一扇窗。原来,我们不用活得那么用力。
我们习惯于在每一天的竞争和比较中,赢时得意,输时不甘,羡慕他人的生活,却不去创造自己的生活。看不见自己,也看不见他人。我们就算拥有了很多,但还是很难真正的快乐。
从听蒋勋老师的声音开始,那一段每天路上,每天晚上听《细说红楼梦》的日子,过得是那么踏实。原来,真正的快乐在于活出自己;原来,真正的快乐来自对他人的慈悲;原来,生命不是输赢好坏,而在于每一个点点滴滴的过程。蒋勋老师告诉我们,红楼梦为“所有想活出自己的人树立了榜样。这些人也许很辛苦,可是他们都活出了自己的生命极限”,这才是我们心底的渴望,第一次有人告诉我,允许我这么做,活出自己。蒋勋老师说《红楼梦》“既看透了人世,又有一种对真情的坚守和把握”,也就是看透了人生,仍然对人生充满热情与勇气,活得真实,坦荡,第一次有人告诉我情感或者说真情是珍贵的,超越输赢胜败。
蒋勋老师告诉我们,对人的慈悲并不是天生的,“慈悲是看过生命不同形式的受苦之后真正生长出来的同情与原谅”。其实无论是谁,无论是多么高贵的人,都在他自己的人生中受苦,所以对于让我们感到反感的人,要想一想,也许不是针对你,只不过是他自己人生受苦的结果,所以多了一份理解,也就生慈悲心。
蒋勋老师告诉我们,人生重要的是过程,“也许人生不是一个结局,人生是点点滴滴,一分一秒的过程累积起来的一种不可知的状态。”每一天平凡的生活都很重要。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也不知道如何证明,但是在继续阅读蒋勋老师的书籍之后,我活得更加开阔,也常生喜悦之心。

去年这个时候,我去了蒋勋老师在《舍得,舍不得》一书中提到的京都的永观堂,在回头佛前,静静坐了好一会儿,是的,我终于来了,迟吗?不知道,但既然已经来了,我就会继续往下走。谢谢你,蒋勋老师,我的指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