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得了一种怪病,叫做松鼠病,会像松鼠冬天来临时囤积食物一样收集大量东西。不同的是,冬天一过松鼠囤积的东西会消耗完,而我们会在不断堆积的物品中把生活过得越来越臃肿。
是否有放置很久却用不上的东西?是否有囤积了很多但没有穿的衣服?是否有太多买了却迟迟没有看的书?是否有太多搁置在心里却实现不了的人生愿望?……
高雁鹏的线上课里说,我们得了一种怪病,叫做松鼠病,会像松鼠冬天来临时囤积食物一样收集大量东西。从超市菜市场带回来大量的塑料袋,买回家却不会再翻看的书籍,不知道从何而来的电线头充电器,不心动但又舍不得扔掉的纪念品,排不上用场但是总觉得哪天还会用到的林林总总,打折凑单时囤积的廉价物品...
敬子老师说,在这个物品泛滥的时代,宝贵的往往不是物品,而是我们的时间空间,情绪,自由以及大脑的思考与专注力。过量的东西占用了我们的家居空间和大脑的空间,耗费我们的情绪与自由。在囤积物品和“扔不掉”的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是我们的价值观没有理清楚,对自己真正的需求看不见,对自己真正的喜好的不尊重,对过往的物品没有以回忆物品的形式存储下来。
我以前没有想过会把整理收纳列为今年要学习的核心技能。然后当我开始着手的时候,却发现就像我们每天都在吃饭,却不一定知道怎么好好吃一样,我们拥有各种物品,却没有思考过并处理得好自己和物品之间的关系。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这部日本电影里有个场景,紫菜包饭姐姐在那两个孤苦伶仃的孩子面前,摊开衣服,用手心的温度把衣服抹平,然后有条不紊地把衣服叠起,然后竖在两个孩子面前。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一门技能。然后我就像发现了魔法一样,把衣服全部竖放了起来。
整理是对物品存留的决策力,收纳是结构化思维。
敬子老师的“不做整理,勿做收纳”,高雁鹏的“物放有序,物归原处”核心理念,讲的都是关于整理收纳是从理念、方法论到工具的一套技能。敬子老师说,整理收纳不靠情绪,靠方法;不靠碎片,靠系统。
山下英子开创的“断舍离”就是一种理念,但这种理念不是教我们狂扔东西的鸡血和冲动。如果消费习惯没有得到分析和改变,狂扔之后依然还是会买买买买回来。当思维和生活方式没有得到改变和优化,整理后的房间依然还是会复乱。
青山周平梦想改造家,曾经把一个35平米的旧房子改造成了一个梦幻般的3室2厅小复式,一年后有人回访发现,梦幻房子又恢复到了以前杂乱的样子。顶级的设计师改造的只是房子,而不是人的思维和生活方式。这个现象就像减肥一样,没有改变饮食生活习惯的减肥,即使通过各种方法减下去了也依然会反弹。
在系统的整理收纳课程里,物品分按照处理性质分有4种,按照整理流程有8大分类,然后建立5大取舍原则。整理不是把东西摆放整齐,把房间归置干净,而是基于我们的价值观心理状态,对所有物品的存留做出的判断和决策,这是整理的本质。而收纳的本质是结构化思维,在整理之后建立物品清晰的结构与定位。
集中整理意味着整理的对象不是空间也不是房间,而是物品。把分散在各个空间的同类物品集中到一起进行整理和取舍,不然的话,也许就永远把握不到你类物品一共有多少,也许有些物品注定会永不见天日。
敬子老师的线上课里,给出了”取舍“的5个标准: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不心动,一年未用。《怦然心动的整理魔法》这本书里,也给出了按照心动的原则来取舍物品。使用这些标准来整理物品的过程中,会想清楚一个问题:是什么在支撑当下的你?不是那些束之高阁的物品,也不是那些虚妄的幻想物品。通过这个取舍后,会留下对于当下的你,真正需要的,合适的,舒服的,心动的物品。这是一个多么治愈的过程。
我也是在敬子老师的线上课,第一次听到了物品还有”回忆类“和”梦想类“这个分类,我在整理衣物书籍小物品文件类物品时,我从里面分离出了回忆类物品,我也极力在蛛丝马迹中寻找自己的梦想类物品,建立自己的梦想愿景图也许还需要花一点时间,但是并不着急。
在取舍的过程中,也许会想到很多万一。万一有天有空了就会看的书,万一瘦了就能穿的衣服,万一有客人来了就能用的精美桌布……但是如果如果这些万一没有真实的场景,比如没有真正可行的减肥与读书计划,那么这些物品终究会流于人生的妄想。
不过我还真的留下过觉得自己”万一瘦了就能穿的衣服“。那是2011年我还在上一家公司的时候,合作伙伴从西雅图总部给我们每人带回一件黑色纪念T恤,那是一件小号的,腰身特别细,当时我根本不能穿。这件衣服我一直放到去年成功减肥到47公斤左右后,终于能穿上了。一件衣服放了5年,我是多么志存高远。当我现在要扔掉以前肥大的牛仔裤时,我妈说,留着吧,万一哪天你又胖回去了呢?好吧,真的是亲妈说出来的话。不过我学习了营养,对健康饮食有了基本的把握,在管理好健康体重与吃动平衡的生活习惯中实践,所以我是不太会胖回去的。
我看完了《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和《极简整理术》这两本书。以前一直以为,自己理想中的生活总是在远方,在遥不可及的未来。然后,读完这两本书后,明白了做好整理收纳,就可以当下过成自己理想中的样子。生活的混乱不在于有多大的房子,有多少大而宽敞的家具后就能得到解决,自己的内因才是决定性因素。
附:《极简整理术》这本书讲的更多是收纳技巧,图文方式比较直观生动,但是并没有教人如何去做物品的取舍。而物品的集中整理与盘点才是起点。
我们可以生活得更简单,如果我们可以不受广告影响这么深的话;我们可以过得更幸福知足,如果我们不以购物作为成就与自我满足的方式的话。 -- 李欣频《恋物百科全书》
我在年前年后的这轮整理中处理了很多东西,学生时代的魅族MP3,第一部数码相机,在床底放了几年的折叠躺椅,已经不心动了的配饰,大摞不再需要的书籍,珍藏版仙剑3游戏,两个登山包,看不顺眼的衣服鞋子,散落的大量的塑料袋,不好用的指甲剪和剪刀,没了笔芯的笔,莫名其妙堆积的充电线,坏了的相机三脚架,儿子一半以上的玩具(征得了儿子同意),我甚至转让了我的尼康单反相机和镜头。
经历了这场“浩劫”后,我的消费行为也悄然发生了变化,我开始对买东西变得慎重。我14年在关西旅游的时候,在京都清水寺外的一家手工饰品店里,一下子买下好几对耳环,而事实上我只戴过其中一副,自己一边的耳洞都堵住了我也没有戴过。这些耳环,比起饰品我更多是当作了纪念品或是艺术品。我虽然不化妆,但是对护肤品的消费却不小,我会在满多少送赠品的时候买下很多,然后欣赏那些小瓶装的赠品像欣赏艺术品一样,囤在家里一堆迟迟没有用。我虽然特么不爱逛街不爱买衣服,但是这不代表我不会花钱。为了解决买衣服这个我来说的世纪难题,我在百货商场一家中意的店里,一下子买下5套想不多款式的春夏裙子,这笔消费5000元以上……
现在明白,这些东西终究不过是消耗品,就像《工作前5年,决定你一生的财富》书的作者三公子,当她流连于某个1万多元的包包时,这个包包唾手可及的时候,她比较了这个包包和当时处于估值低谷的茅台的股票,她想到1年后,她对这个包包会兴趣索然,包包也会贬值。然而茅台的股票会给她带来资产的增值。
当然,不是说什么都不鼓励消费,而是在看清楚自己真正的需求后理性消费。雅诗兰黛三八节购满多少送X件礼的力度促销又开始了,我心里蠢蠢欲动时思考了一下,我急缺吗?好像不缺,我夏天想学游泳,是学游泳有意义还是先囤一套护肤品有意义呢?这样想了后,就不纠结了。
深度的整理收纳除了消费行为的改变,还有其它心理状态的改变。《心动整理法》里面说,根据心动原则来判断物品的过程是发现自己的一个线索,在整理物品中重新审视并看清楚了自己真正的喜好,与自己完成更深的链接。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发现,疗愈了自己的一些拖延症。也许很难想象,整理收纳后我立马联系维修人员把家里坏了大半年的马桶修好了。
更重要 —— 通过整理收纳,看清楚自己的过往,当下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