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有广泛性焦虑吗

最近记性不太好。昨天口腔诊所打来电话,说离上次洗牙已经半年了,该洗牙了。我说,我记得上次是六月份洗的,现在才三个月啊。护士小姐狡黠的笑了:“女士,您上次洗牙是3月22号。”

“真的吗?我再想想。”

记得上次洗牙是有一天无所事事,去旅行社交了一个申请签证的材料后,骑着自行车在朝阳门附近溜达。那天的天气很舒服,阳光不太刺眼,附近都是大使馆,除了站岗的士兵没有几个行人。找了好几家附近的诊所,都说今天医生预约满了。于是挨个打电话问,终于找到一家还有时间的诊所。总之,记忆中那天温暖而悠闲,像是刚刚要入夏,而且感觉就像是一两个月之前。

竟然已经半年了!

前段时间中秋节也有一次记错了时间。周六一位同事跟我说学生到了来上课了,我说应该是周六上课啊,今天才周四吧。带着一丝不安看了一眼日历,果然是周六。那几天放假课很多,每天回家就睡觉,早晨一睁眼就上课,脸都没时间洗,就好像一天的工作没有结束过,所以明明过了两天了,还以为是在前天。

今天出门不久,看到小区门口一棵老树掉了一地的落叶,金灿灿的。什么?秋天怎么来了!昨天还30度呢!最重要的是,去年秋天刚过去的时候心里满怀失望的想,北京的冬天可有半年那么长呢!还要有一个漫长的酷热的夏天,才能盼来最舒服的秋天。结果在我最没有准备的时候,秋天就宣告它来了。

总之,你希望它快的时候,它就慢;你没期待它来的时候,它就倏的出现了。

这种感觉对于我这种有控制欲的人来说太难受了。

我希望时间是充裕的,够我做好手头的工作,也够我插插花看看电影跟朋友吃个饭。结果是完成第一项都几乎不可能,“做好”这两个字就是一个陷阱,因为永远没有真正的好的标志。每天上完课写完报告回答完各种问题,抬眼一看已经十点多了,很多工作上的想法都没有时间去做。上海的一位朋友抱怨我前年就说去上海看她但是也一直没去,我说没有吧,去年说的,今年一定去,她说,两年了。我说我们三四年没见了吧,她说,六年了。

答应爸妈回家呆一阵,拖了半年了还没回去。想看大学老师,十年了也没有成行。想减肥拍套写真留念,一直等到摄影师来了,赶紧在前一天少吃了一顿饭。

更别说想看的书、电影、想去的地方,名单长到这辈子是完成不了了。

我不太喜欢跟大学生聊天,他们身上总是带着一种讨厌的乐观——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对职业发展的野心,对爱情的细究。最讨厌的是他们很喜欢讲我有一个朋友的故事,他/她太厉害,好像把生活能够达到的高度又提高了一个档次。但是这些乐观在一个30多岁的人看来,就好像已经看了悲剧电影结尾的人回头再看电影搞笑的开头,不免更添上一层悲伤,已经没有办法跟故事开始时的乐观一起共振了,但是也不能说出真相,因为你说不清楚那些让人提不起兴趣的平淡生活、失败和倒霉事,即便说了也没人会信。

但是悲观不一定是坏事。年轻的时候人总是拥有各种野心,并且相信自己是与众不同的那一个。在通往野心的道路上,焦虑与牺牲感总会占据着人的内心,而生活会一次一次让你认清现实,直到你彻底服气——自己就是大写的普通人本人。如果你付出了超人的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欲望,你会马上陷入一个更高目标的欲望。一旦加入到功利社会的战场,只要停下来就是失败,因为这个战场的规则一直在变。

前几天看书看到一个心理学名词叫“广泛性焦虑”,刚看到这个词心里就想“嘿,这不就是我吗!”看了一下解释,有这种毛病的人总是担心如果自己不努力事情就会失去控制,并且产生不好的结果,继而对这种可能的失败反复忧虑。

可不就是这样,我整日沉浸在对未来的担忧,过去和现在仿佛都是无足轻重的,最后生活中只剩下担忧,原来这是病,得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