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生活,万卷书万里路】2017年10月17日,连续1000天阅读日志第228天。
数年的心理咨询,让我常常在讲座以及和家长们私下的谈话中,总是不厌其烦强调一个观点:大多数家长只注重孩子身体上的成长,却忘记了孩子的心灵成长跟身体成长同等重要。这可说是我们育儿过程中最大的误区啊!
最近的咨询让我尤其想写一篇这方面的文章。下面我将结合近五年咨询中的案例来谈体会,期待我的咨询实践能引起家长们的重视。
(注:鉴于咨询的保密原则,所有咨询案例都没有名字,且具体细节不会透露太多。)
第一个案例,大约是五年前的:
第一眼看到这个女孩,我就被她身上的光环所叹服:她是那般明丽,五官精致到几乎可以说是毫无瑕疵。皮肤白皙,鼻梁傲然挺立,一双扑闪着的大眼睛,似乎会说话。虽然不是特别高挑,但身高一米六是有的。画着淡妆。可让我奇怪的是,她面上的笑容似乎有点勉强,好像不是从她心底深处发出来的,而仅仅是为了外界人际的需要勉强挤出来的。
我在咨询室坐定。她进来了。一拿到她的资料,我就注意到了一点:来访者是单亲。当我一开始按照惯例,请她用三个词语来描述她最近的情绪状态时,她的情绪立马由晴转阴。
当我问她,她的成长过程中有何重大事件时,她开始眼泪大颗大颗往下掉。
她告诉我,从小因为父亲出轨后另组家庭,所以她一直跟母亲单独生活在一起。母亲经济条件不算好也不算差,但她对父亲有特别大的怨恨。总是在她面前说她爸爸不负责任,男人都是这样不可靠。
有一次,父亲送给她一个礼物,那是一个会走路的电动小人。她甚是喜欢,就当宝贝似的放在身边,连睡觉都要抱着。可是,母亲有一天回家看到这个现象,特别生气,一怒之下,竟然抢过她的这个宝贝直接扔到地下。玩具摔碎了,那时她的心也摔碎了。可母亲不但不安慰她,看见她一直哭,还打了她。骂她是白眼狼,眼里只有父亲,对妈妈的辛苦视而不见。
这个事件,成为她成长过程中一个非常大的创伤性事件。以至于十多年后在咨询室一说起,还是泪如雨下。
母亲虽然一直很关心她的身体的成长,还让她学了主持人、钢琴、舞蹈等特长,但根本没有关注到她的心灵成长:学舞蹈等特长时,如果表现出不愿意,那是要挨打的。当她心情不好时,尤其是父亲没有及时付抚养费时,她就在孩子面前狠狠地攻击她爸爸甚至所有男性。她不断告诫女儿,以后找对象可一定要看清楚,男人没几个好东西的,她反反复复对女儿说这句话。
这样做的结果是,这个孩子确实从外在来看,是相当优秀的:有才艺,有美貌,有气质,还是晚会的节目主持人。
可,光鲜亮丽的外表下,五彩绚丽的舞台下的姑娘,内心却是千疮百孔?似乎是一个红彤彤的山东大苹果,表面是那么诱人、毫无瑕疵的,可切开看,里面却是腐朽不堪的。
她有时极端不自信,包括自己的外貌。可有时又通过极端的自傲来掩盖她的自卑。她有很多追求者,可她不敢接受,因为她害怕自己受骗。因为妈妈一万次说过的,男人没有几个好东西的话语,在她心里已经扎了根开了花结了果。
在咨询中,我试图一次次让她从内而外的自信起来。也一次次跟她探讨,让她从哲学的观点从理性的观点来看妈妈说过的话,她也得出结论,妈妈确实是以偏概全,是违反了哲学上片面和全面的理论观点的。
可心灵的城堡,毁坏容易,修复起来,何其艰难。
这个案例,我咨询了四年。到最后,这个女孩终于接受了一个男孩的爱,但她始终没有办法跟她有过多的身体上的接触。
第二个咨询案例,还是女孩。大约三年前开始做的咨询。
这个案例里的女孩,依然是才气横溢,外表至少也是中上水平。女孩能说能写,口才文笔俱佳。
如果不是她主动来到咨询室找我,从外表上我是看不出来她是承受了怎样的心灵的炼狱的。
女孩的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去世前,父亲母亲的感情状态不是很好。但是,跟上一个女孩的经历不同,这个女孩的母亲有时会攻击父亲,但父亲毕竟是逝者,所以,有时她又会竭力去找出父亲对孩子疼爱的事例来反复强调。所以,这个孩子对父亲的感情很复杂:既爱又恨。这是一种很让人分裂的状态,而且因为父亲已逝,一切都无法证实,所以更显痛苦。
对父亲的攻击只是其中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母亲的坏情绪和无可捉摸的个性以及随时爆发后的暴力相向。这摧毁了这个优秀的女孩的心理防线,使得她的心理就如一所十年未有人烟的旧房子里的华丽衣服,看起来光鲜亮丽,一摸,其实就是碎渣渣,纷纷扬扬往下掉落。
对,女孩的心灵就是碎渣渣,这种感觉在我咨询过程中特别明显,也让我非常非常压抑。以至于持续了几年的咨询,让我数次跟着她的描述落泪——作为一个咨询师,这是不合格的举动。也是对自己有伤害性的行动。
可是,就算是咨询师,又怎能做到在这样的心灵的肆无忌惮的伤害面前,无动于衷不动声色呢?
女孩咨询了很多次,也在咨询室痛哭了无数次。她说,母亲有时从外面回来,前一分钟还好好的,可突然或是因为她吃东西太急切,或是觉得她考试没有一百分不符合她的期望,或是随便一个动作不符合妈妈的要求,妈妈就突然暴跳如雷随便拿起身边的任何东西开始一边骂一边扔过来,有时是鞋子,有时是板凳,有时是书本,有时是茶杯……有时打中她的身体,有时打中她的脸,有时打中她的四肢,总之,哪里都可能受伤。打完了,看着孩子的伤,她又会开始道歉。反复强调妈妈是世界上最爱她的人,妈妈只是为了她好,才这样严格要求她的。
第三个案例里的来访者,自杀未遂。
他,19岁,大学二年级,正风华正茂的年纪,却因割腕自杀而被送往医院抢救。然后,辍学在家。
他们来访的时候,已是他情绪基本稳定的时候。但来访者的眼神,让人不寒而栗。那是对世界充满仇恨和不信任的。
谈话过程中,了解到孩子的家庭情况。父亲是军人,说一不二,他的命令必须绝对执行。母亲在家里没有什么发言权,很苦闷,但心有不甘。所以,他们在我的咨询室里,都是互相攻击的。
我猜测到他们平时的家庭沟通模式,应该也是这样。果然,当父亲母亲单独跟我交流的时候,双方都把对方说得问题重重。互相攻击互相诋毁。但双方都强调,我们只有这一个儿子,我们爱他爱得要命。所以我们为了孩子,一直在维持婚姻。否则,我们早就分开了。
我说,你们这样互相攻击而又生活在一起,才是造成孩子痛苦的最大的根源。
他们大为吃惊:我们给了他一个完整的家庭,我们给予他想要的我们能满足的任何物质要求,他怎么会觉得自己不幸福呢?
我说,孩子的生命由两部分组成: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当父亲攻击母亲,孩子会觉得来自母亲的那一半很差劲很坏;当母亲攻击父亲,他又会觉得来自父亲的那一半也是差劲的不堪的,这样,这个孩子还觉得自己的生命可贵又有价值值得珍惜吗?
当他觉得自己的生命没有价值没有意义,他还有生活的勇气和力量吗?所以,他选择自杀,就是情理之中的了!因为他的生命存在的根基是腐朽的败坏的。
这确实吓到他们了。原来孩子自杀,自己才是罪魁祸首啊!
他们同样是只注重孩子物质的满足,而忽视孩子心灵成长的父母。
后果,看得见!
第四个案例里的来访者,是父母健全的。
来访者的父母都很健康,感情也好。但是,他们是做生意的,工作忙。所以,她从两岁起就读全托:全托幼儿园、全托小学、全托中学。
幼儿园的很多事例她都已经不记得了,她只记得那些恐惧和害怕。她每次都不愿意去学校,每次都是父母逼迫着去的。她跟我讲述的一个细节我也跟着落泪:她说,每天晚上她都睡不着,她都要哭。可是生活老师是不允许哭的,所以她每次都是偷偷的哭,有时把枕头哭湿了。最后,她总是要幻想着她把爸爸妈妈变呀变,变成了两个小人儿放在她的手心,她把他们一个放左边口袋,一个放右边口袋,然后,她才能睡着。所以,父母总是不理解为什么这孩子买的睡衣必须是有两个口袋的,如果不是这样,她就打死都不要。有一次,妈妈给她买了一条只有一个口袋的睡裙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她,她却哇哇大哭拒绝这份妈妈精心挑选的礼物。最后,妈妈做不通工作竟然扇了她一巴掌。还有一次,生活老师不经过她的同意,给她洗了她的睡衣,她哭得惊天动地,足足一个下午,让生活老师手足无措,甚至把家长喊过来从家里带过来一套有两个口袋的衣服,事情才算平息。
她总是抗议着,不肯住学校。可她的父母总是说,你看,你多幸福啊,从小到大,你穿名牌衣服,你吃很多小孩吃不到的美味,你读贵族学校,我们给你的,都是最好的。你怎么不知道自己的幸福啊。
女孩说,他们不知道,我的外在那么幸福,我的心灵呢?就是完全的暗无天日的黑暗。父母只关注我是否长高了是否生病了,心灵的那一块,他们认为无关紧要。
是啊,多少父母都是这样,只关注孩子身高,是否吃好睡好,至于心灵,他们觉得身体健康了,心灵自然也会健康,这个问题,似乎不需要多费心血就自然可以实现。
……
我还可以举出无数的事例,来说明只专注孩子的身体成长而忽视孩子心灵成长的可怕。然而,鉴于篇幅所限,到此为止。
但很多这些案例里的来访者,都哭着跟我说过类似的话:我的生命来自母亲,有时,我真想还给她,或跳河或吃安眠药,这样的话,我就可以一了百了,永不烦恼了。
这,应该是所有父母眼里最可怕最不能入耳的话语吧!可,这又是,父母忽视孩子的心灵成长,只注重身体健康的直接后果。
所以,在此文行将结束之际,让我的呼吁能够为大多数父母重视起来:养孩子,心灵成长和身体成长同样重要。新时代的父母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学点心理学的常识,为做合格父母,为培养出健康的下一代,而努力学习吧!不要等待孩子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精神分裂、或是天天嚷着要自杀时,再去找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
那时,可能回天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