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真的是个坑吗?

  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

  华夏。这是它的名字来源。

  自2003年,第一次汉服出行开始。从清朝剃发易服开始沉寂的汉服,开始复兴

  古色古香的巷子,穿着各个形制汉服的人们,恍若梦回。

  有人曾说,人们不会因为废弃的生产方法和淘汰的技术而落泪,但对于古老的生活方式的放弃可能会导致极度的痛苦和深深的失落感。

  由煤油灯到电灯,没有人觉得不好。但古老的技艺,传统的文化,它们的失落却令人扼腕叹息。

  对于汉服的喜爱,不仅因为它的美丽。

  我们爱它。是因为它是那个我们民族无比强盛时期的象征,“明犯大汉者,虽远必诛”的铁血豪迈。

  我们爱它。是因为它代表的是琴棋书画诗酒花的世界,“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盛世风流。

  我们爱它,因为很多理由。这个坑,入了就不想再出来。

  我认识的喜欢汉服的朋友,有的人每周自愿免费的教大家跳古风的舞蹈;有的人每周来女红课,教大家缝纫做首饰;有的人自己酿酒,在初雪天气里,约上一两个同袍,小酌几杯,感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闲适;有的人沉迷国学,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欢欣雀跃的度日。

  在这个匆忙的时代里,人与人之间如此陌生。但当我们穿着汉服彼此相遇,一定不会忘记说一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武汉2018年汉服出行记。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