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诸侯为何要争霸?

幽王既没,平王东迁之后,西周结束,东周开始,历史进入了春秋时期(该时期得名于孔子所著史书《春秋》)。但由于平王是弑父得权,所以朝臣分立,中央失势,诸侯离心。
怎么说呢,西周初的分封制,本就是周人武力扩张,获得商人的土地,武装殖民的需要。西周近300年历史,周人一直在开疆拓土,势力范围不断扩大,所需分封的诸侯国也多了起来。

西周初七十余封国,东周初已有一百七十余。封国的疆域内自然都是农耕经济。但其时周的势力范围内及其周边亦有游牧民族的存在。“南蛮北狄东夷西戎”其实也不尽然生活在中原地区的各个方位,与华夏民族(农耕)其实是一种杂居的状态。
既然中央政府衰弱,戎狄(游牧民族统称)就四起而作乱。天下秩序大乱,于是齐国率先称霸,向各诸侯国收保护费,联合他们抗击戎狄,并制定诸侯国权力传承的规矩。

这样大小诸侯国才可以休养生息,君主不必担心臣下反叛,国家能够抵御戎狄入侵。当然诸侯间也有局部战争,诸侯与戎狄间也有联姻交流。天下大体维持一种平衡。
夏(黄河中游)与商(黄河下游),商与周(黄河中游)的历史,一样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由于夏商周三朝活动范围大体没有越出黄河流域,故而那时与戎狄的战事不在多数。

春秋战国的兼并攻伐,至秦大一统,中国的版图与文明,才大体成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