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相争
传说在清朝年间,沈仲仁、沈仲义兄弟二人在朝为官,官至二品,显赫一时。兄乃翰林院大学士沈仲仁,弟为户部督使沈仲义。先人过世,留下万贯家业,为争家产,兄弟二人反目成仇,争讼于知府衙门。
沈仲义告:
祖宗历代住甘棠,惟有家兄独占强,
田地横吞称自置,家产谋讫不分张,
递年租税兄收取,每岁粮差我抵当,
若不告明贤太守,暗中无处可投光。
沈仲仁诉:
弟年七岁父先亡,养育成人教义方,
田园赎置其分半,妻亡重婚我主张,
经年任他延岁月,家门独我苦风霜,
今日忘恩词告道,特将诗句诉黄堂。
县太爷判:
兄弟须当念孔怀,孔怀兄弟莫争财,
弟当有酒邀兄饮,兄有排筵请弟来
弟顺兄敬终是福,兄强弟弱不为乖,
人生难得为兄弟,兄弟和时事事偕。
百岁光荫七十稀,朝也奔驰,暮也奔驰。
纵然富贵不相齐,时也来迟,运也来迟。
一朝命运福相随,人也敬尔,言也敬尔。
人来欺我且宽心,强也从天,弱也从天。
莫将闲事告官前,赢也要钱,输也要钱。
一朝官司十牵连,邻也牵连,亲也牵连。
好把忍为先,尔为民者安然,我为官者亦安然。
敦五常以劝事,速改过以修身,本部一片婆心,你兄弟再考虑也。若不听从,依律究罪。
此案历经六年之久,经三任知事,未果。无奈,现任知事求教于已离任赋闲的德高望重的知事,他遂提笔疾书,一气呵成一文,书云:
鹁鸪呼雏,乌鸦反哺,仁也;
鹿得草而鸣其群,蜂见花而集其众,义也;
羔羊跪乳,马不欺母,礼也;
蜘蛛结网以求食,蝼蚁塞穴而避水,智也;
鸡非晓而不鸣,雁非社而不移,信也。
畜乃万类之下,而有五常,人为万物之灵,全无一德。沈仲仁,仁而不仁;沈仲义,义而不义。兄通万卷,全无治弟之才;弟掌六科,竟无让兄之礼。尧舜禅位,夷齐让国,饿死首阳之下,名传千古。尔等兄弟素无管鲍之才,却有宠孙之志,听妇人之言,致令兄弟失义。无兄无弟,绝人伦之大道;不仁不义,失纲纪之所为。难因微末之小事,而反伤骨肉之大情。古云:同田则富,分产则贫,兄虽有不是,弟诚顺之;弟当有不是,兄包含之。出入之际,再思可矣。若富贵,若贫贱,兄弟别州各游。贵者或官宦显名;富者或商贾生涯,贫者或江湖远游;贱者或庸工事人。朝夕商量酌议,再无异说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