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6年6月份的时候辞去了干得如鱼得水的工作,开始去践行大学时设定的职业目标--创业,也从北京回到的自己的家重庆。回来后有大把的时间,在规划如何有效利用空闲时间时,想到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写作”。说到写作还有一段曲折的故事:读书的时候作文是自己最大的痛,也是最恐惧的一项任务,所以在高考时为了能完成作文,我机械的背诵了很多作文素材,高考像写八股一样,把自己背诵的素材写了上去。有了这个痛苦的经历,曾经错误的以为自己是完全不会写东西的,直到大学期间利用闲时间读了些书,要到毕业时把室友的《三毛文集》拿来通读后,突然文思泉涌,写作的灵感涌入大脑,把我和当时的“兄弟伙”现在的老婆一起去玩的几件事情写成了上万的文字。老婆看后感动得要死,点燃了我们的爱情,这一写让友谊转换成了爱情,到现在有机会的时间她还会在朋友面前炫耀是我写了上万字的情书追的她,当然我是不肯承认的。不过因为这个事情重新点燃了我写作的信心这一点倒是我觉得最好的收获。从此便懂得由心而发的去写还是能写出有质量的文字的。我也反思了自己以前一来便执着的追求把文章写好,要写得优美而动人的错误思想。现在的自己追求的是把文字写完,把事情说清楚,有了这个思路写起来也轻松了不少。
当有了写作的计划后,写什么,怎么写却成为了一大难题,当时自己的想法是泡在知乎上面就问题去发表自己的观点。可是关起门来写作是无法持续的,自己写的东西自己都看不下去,也就作罢。在以前的认知里觉得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写不出东西是因为输入得太少了,所以在放下笔后又开始阅读。为了图方便一般都是在手机上看电子书,用得最多的就算是微信读书了。当时是漫无目的的搜书,找到什么自己感觉感兴趣的就读,当时并没有系统的阅读计划,也没有明确的阅读方向。后来随着在“得到”上阅读的信息的增多,明白这种无方向的不系统的阅读对个人成长帮助有限,这也是没有明确职业方向的体现。朝着一个确定的方向去持续的努力成为前段时间最大的收获。
从来我都是一个追求意义和成就感的人,闲太久就会有罪恶感。比如看一部电影会觉得是享受,但是要看一部电视剧我就觉得是在浪费生命,所以我基本不看电视剧和打游戏。也是因为这种价值观和性格,从“罗辑思维”到“得到”都是我主要花销空闲时间的地方。通过持续一年半的学习,真切的感受到自己在成长和认知升级上的所得。了解到原来追求意义和成长就是高自尊人的最典型的体现。当看到“成长”>“成功”这个不等式时,把以前无序的努力提升到理论的高度,一切的行动皆为自身的“成长”。初进现在这家公司的时候,发现和自己同部门的人还有40几岁还在做一线的销售的。当时就暗暗发誓一定不要让自己走到那一步。以前只知道避免的途径叫努力,现在明白需要做到的是不断“成长”。在关系攻略这个专栏里,升级了对于职场关系、职场本质的认知,解放了自己给自己的最大束缚——恐惧人际冲突。有了这些知识储备给了我挑战更高职位的勇气,相信自己可以直面挑战,过得幸福。
怎样才能让这种幸福持续而高效的进行下去,是前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探寻的答案。直到的得到专栏几位老师都不约而同的提到同一件事情--写作,写作是可以把时间重复售卖多次的少数方法之一,写作是输出的最佳方式,而输出是最高效的学习方式,教是最好的学,输出倒逼输入。当明白这一点后“写作”被赋予了极其重大的意义,自己的思路也开阔了不少,以前老想原创,在放下了这个执念后,前面去把知道的一些概念用自己的理解写出来,在结合工作和生活做一些分享到公司的“成长营”群里,从12月份开始在里面连续发了10几篇自己写的文章。这个过程纠正了自己以前的一些错误概念,把一些自己生活和工作上的经历提升到理论的高度来理解,这种获得感太过幸福。老板也在这个群里看到了我的付出,也给予了很高的认可。同时分享对于公司建设起了积极作用,比如对于“损失厌恶”的解释让老板认识到公司绩效制度的缺陷,并下令在新一版制度种做修订。写作给自己带来的收获太多,但是由于是工作群,有些内容不太方便发在里面的,而且反馈比较少,时间一长努力的心劲也散了,本以为写作又要就此作罢,突然在得到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专栏的评论里发现了还有007这个写作群,便义无反顾的加入了。每周一篇,坚持7年,7年后一起去南极。到时得是多牛的一群人一起去南极呢,太过于期待。
相信007社群的人都跟自己一样,是高自尊,高成就欲的人。和一群一样有思想,一群一样执着于自我成长的人一起学习,这样的感觉太棒了。相信在这里更容易被理解和接纳,自己说话写作也会放松一些。当然这里还有另一样非常重要的东西---高质量的反馈。
反馈可以说是成长的助推器,在16年的一个经历让我彻底的认识到反馈的重要性,当时工作不顺,内心不宁静,唯有用书来排解郁闷,在微信读书上看《快递中国》,记得每天都花了不少时间来读,连续看了10来天,心想怎么也花了20几个小时读这本书,但翻页到最后微信读书反馈“你用了6个小时读完此书”,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震惊的同时翻了一下其它读书的时长记录,大多在4小时左右,这彻底颠覆了我对读一本书所费时间的认识。以前听俞敏洪演讲说他在大学每年读上百本书,我挺不削他的吹牛,认定他肯定说谎,到那时我才意识到我认为的不可能是错的,是自己感觉读一本书要很长时间的感觉骗了自己。通过获得反馈刷新了这个认知后,我对于自己的阅读计划有了更大胆的要求,也化解了自己对于俞老师的误解。从这个事情后我也更主动的找人沟通,通过获得反馈来助自己进步。
说到这里其实我对在007社群的规划很简单:一是认真的完成每周的写作,到后面随着写作能力和理解力的进一步提升,会要求自己每周几文,践行“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思维。二是认真和战友们互动,做好点评任务给出也得到高质量的反馈。从做完比做好更重要进化到做完做好都重要。当然这一切的践行都要有一个具体而明确的方向,我是学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的,再加上自认为在心理学方面还有较好的敏感度,所以我选择以心理学视角来解读职场、家庭、人际关系和个人成长这一方向作为我的践行目标。目标是经过3-5年的成长可以顺利转入管理咨询行业,开启自己的二次创业之路。当然7年后做完007社区的所有任务和战友们共赴南极是自己必须要实现的目标。
不出局,就出彩,一切的努力皆为给7年后的自己,一切的行动皆为给未来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