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各种的文章,是描述30岁后的女人要如何如何,看得我特别的扎心,开始的时候我很反感用30岁这条界线来衡量女性的人生。可后来发现,30这个数字指得并不是年龄,而是指女性智慧成长的一个新的开端。
对于女性的评价,现代社会认同上是有很大的改变了,以前经常有人说一句话“女子无才便是德”,我一直不认同的。在30岁前,可能受到异性的照顾的几率通常比较高;但在30岁后,来自同性的帮助是越来越显得关键了,一来现代的中年女性一般处于职业和优质生活的高峰期;另一方面,她们在走过的路上,无论生活,职业,感情,为人处世的智慧,可以更身同感受,给与你一定的经验和指引。
热搜电视剧《知否知否》,相信这个名字大家都听到过很多遍,开始我并没有觉得它特别的好看,因为剧情太慢。而这部戏的火热,除了男女主角变成了现实夫妻以外,算是对于“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这句话,诠释得淋漓尽致。
知否知否
盛老夫人:大智若愚,高世之智
最先让我刮目相看的并不是赵丽颖扮演的“明兰”,女主“明兰”是一位由出生低微的侧室所生,家中排名第六,并非嫡女。按照以前的风俗,母亲的地位也决定了未出嫁女儿的地位;而且明兰年幼丧母,被祖母抚养,她的祖母就是“盛老妇人”,一位侯府独女出身的老太太。
盛老妇人曾评价儿子也是官家出身的正妻:“咱们家这位大娘子,就是小时候日子过得太好了,全家娇纵,使她全然不知忍让示弱,不会平衡挟持,这些年才被林小娘(妾室)占尽了便宜。”
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也不少,生活条件优越的独生子女,从小有好的环境接受高等教育,从上到下被家人宠着,对人情世故毫无认知,心需善良却经常嘴硬,不懂示弱,容易到处点火得罪人最终自己吃亏。
剧中盛老夫人的长孙科考榜上有名,她的母亲正准备大肆庆祝,盛老妇人淡定从容地说:“这次参加科考的几位都在我们家书塾念书,齐小公爷没中,顾候爷家的二郎也没中,咱们家还这样大张旗鼓的庆祝,是想打齐国公夫妇和顾侯爷的脸吗?”
我们想想,平日在职场中是否也遇到过类似的场景。即便优秀也不能太过炫耀,你的功劳或许也有其他同事的共同努力,或其他部门的配合照料,而不合时宜的猖狂展露会引来不必要的嫉妒,正所谓“树大招风”。
常嬷嬷:洞察一切,识别真伪
还有另一位让人欣赏的,他是男主顾二郎生母的陪嫁丫鬟常嬷嬷。二郎母亲去世后,顾二郎把她视为亲母。
而顾二郎吊儿郎当的性格,被所取外妾朱曼娘一直欺骗,她一心想坐上侯府正室夫人的位置,第一次见到常嬷嬷就楚楚可怜,对天发誓她对二郎的真心。
常嬷嬷一看便说:“你一扯就起来,连戏都不肯做团圆了。” 哈哈,这不就是我们平日说的绿茶婊吗。
有些女人可以在男人面前表演的淋漓极致,扮柔弱,掉眼泪,娇滴滴的,哪怕演技差点,直男也能上当。但在有见地的女人面前,这些招数通通无效了。
“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
聪明的女人,职场上勇敢果断,回到家懂得把雷厉风行的做派收起来,懂得示个弱,偶尔向丈夫求助,撒撒娇;偶尔对丈夫犯下花痴,满眼的崇拜。
很多人只知道“女子无才便是德“,可不知道它整一句话是“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 前一句说的是,男子需要德才兼备,德为主,才为辅,这样才能真正施展自己的才华。
而后一句,更是指 通懂琴棋书画,四书五经,通文识字的女子,并能做到明大义,固为贤德,非常难得;但如果凭小小知识,经常看些无用小说戏剧,动了邪心歪念,玩弄人心,倒不如不识字。
所以,各位女性,再不要误解“女子无才便是德”了, 想遇到好的男人,必须先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