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会有人说:忧患意识也能算是智慧吗?
我认为不仅算,而且还是中华文明的源泉。
《诗经·大雅·文王之什》的第一篇《文王》中这样写道:
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肤敏,裸将于京。厥作裸将,常服黼冔。王之荩臣,无念尔祖!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宜鉴于殷,骏命不易!
命之不易,无遏尔躬。宣昭义问,有虞殷自天。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仪刑文王,万邦作孚!
具体意思,读者朋友可以上网搜索。其中核心意思是:原先得天命的商,其子孙现在却臣服于我们周,可见天命无常。商没有失去民心时,也能与天意相称。我们应该以殷商为戒鉴,不要自绝于天。上天的意图没有声音没气味,不可以提前辨识。周的子孙们都要效法文王,确保天下万国永远信服。
据说这是周公所做。周公,名旦,是文王姬昌第四子,武王姬发的弟弟,曾两次辅佐武王东伐纣王。周公是最具有忧患意识的人。
《文王》充满着忧患意识。以周公为代表的周人,在伐纣成功之后,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而是忧心忡忡。《易中天中华史》中这样写道:没错,皇天上帝的心思,谁也猜不透。他钟爱过夏,眷顾过商,现在又看好周,这可真是“天命无常”。看来,没有哪个民族是“天生的上帝选民”,也没有哪个君主是“铁定的天之骄子”。一切都会变化。唯一不变的,是变。
没错,“变化无常”是我们的先祖——周人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出的现象。这简直就是最早的唯物主义哲学。由“变化无常”的认识导致了“忧患”意识的产生。
曾经辉煌无上的殷商转瞬之间就被周取代,这样的结果不得不让周公忧心忡忡,也担心周王朝有朝一日也会这样被取代。所以,如何不被取代就成了重大课题。
于是,以周公为代表的周人发明了“以人为本”思想,发明了分封制度、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使得周王朝绵延八百年,创造了比商更为辉煌灿烂的文化,奠定了我们中华文明的底色。以致于作为商人后裔的孔子,对周人的礼乐制度钦佩之至,一生都在致力于恢复周礼。
周礼是不可能完全恢复的,因为“礼崩乐坏”是大势所趋,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周公的悲哀,孔子的悲哀。但是,周公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中注入了忧患意识,周王朝的后期,太多人为了人类的命运忧心忡忡,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于是便有了百家争鸣。
其中儒家孟子有一篇著名的文章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大家都知道里面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可能会忽略文章中最后提到的“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如果没有可以抗衡的敌人(或者可以凝心聚力的共同目标),就会逐渐衰败,因为内部就会闹矛盾,祸起萧墙。所以,为了自己国家能长期内部稳定,很多高明的政治家就会有意制造一个国家的敌人或者树立一个国家的目标。这样,国内民众才会一致对外,降低内乱的几率。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以及治世和乱世交替,我认为也都是与忧患意识的生与灭息息相关的。盛世安宁太久了,人们就会逐渐丧失忧患意识,腐化堕落,乱世出现;而后,忧患意识重塑,逐渐恢复团结、合作、共赢,治世再现。
对于一个家庭而言,也是这样。年长一些的可能还知道农村分家,兄弟几人因为分家闹得鸡犬不宁、不欢而散,甚至口头表达“绝交”。然而,一旦某一位兄弟受到外人的欺负,他们兄弟几人会迅速抱成一团,一致对外。这是“于忧患中生”的一个例子。
为什么很多家庭(夫妻)奋斗时可以共患难,事业有成时却离心离德,难以同富贵?因为家庭(夫妻)作为一个小团体,没有了外部忧患,内部就会矛盾激化。所以,有智慧的人会有意制造家庭(团队)共同的“外患”,以实现内部的凝心聚力。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有备无患,居安思危,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等,都是忧患意识这个智慧点派生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