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写于1930年,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针对党内部分同志对革命前途的悲观思想,文章分析了现阶段各阶级、各势力、多个团体之间的矛盾,指出由于各帝国主义间的利益冲突,军阀势力的横征暴敛,封建阶层的进一步压榨和剥削,势必会加剧中国多个阶层的苦难,激起农民、工人、学生、民族资产力量的革命动力,通过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斗争,中国革命将“快要”迎来新的高潮。
文章用辩证的方法,分析敌我力量对比,鼓舞革命士气:现中国革命的力量薄弱,反革命力量同样薄弱。正如西欧革命力量强大,但是西欧反动统治阶级力量却比中国反动统治阶级力量强大多倍。
另外,文章通过对敌人在各省势力对比分析,尤其重要的是江西守卫主要力量为外省士兵,推导出在江西取得红色政权的可能性,并进一步强调取得政权对整个革命工作的重要性。进而为迎接革命新高潮提出了具体战略举措。
一方面感叹主席虽被困井冈山,对国内整个革命运动仍能运筹帷幄了然于胸,另一方面钦佩主席的文笔多变,能思辨,能鼓舞,能生动。比如主席对“快要”的解释: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