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迪效应
会自然消亡的事物通常是一个物体,而不会自然消亡的事物在本质上富含信息。
单独的一辆汽车是会消亡的,但是汽车作为一项技术已经存在了一个多世纪(而且,我们推测应该还能存在一个世纪)。人类会消亡,但是他们的基因代码不一定会消亡。书籍本身是容易腐烂的,但它的内容不会消亡,因为它们可以在另外一本书中得以表达。
林迪效应
对于自然消亡的事物, 生命每增加一天其预期寿命就会缩短一些。对于不会自然消亡的事物,生命每增加一天,则可能意味着更长的预期寿命。
物理学家理查德.哥特应用了似乎完全不同的推理来说明:我们以任何随机选择的方式观察到的事物可能既不处于生命的开始,也不处于其生命的结束,而最有可能是出于生命的中间。
让孩子们多读些经典著作。未来包含在过去之中。其中有一个阿拉伯谚语告诉我们:没有过去的人就没有未来。
损失厌恶偏差
信息有一个令人讨厌的特征,它会将失败信息隐藏起来。
很多人在听到有人炒股致富,在街对面买了一套豪宅的成功故事后,都会被吸引进入到金融市场——但实际上,有关失败的消息都被隐藏起来了,我们没有听到它们,所以受到误导而高估了成功的概率。
我们对事物变化的注意,远远多过扮演重要角色但不变的事物。
我们对水的依赖要远远超过对手机的依赖,但因为水不会改变而手机一直在变,因此我们很容易将手机发挥的作用想象的比它们的实际作用大。
因为新的一代热更积极开发新技术,我们注意到他们尝试了更多的东西,但我们忽略了这些技术的应用通常并不长久。并且大部分“创新”是失败的,就像大部分书籍都滞销一样,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去尝试。
跑步机效应
购买新产品,最终又对其失去新鲜感(尤其是与更新的东西比较时),并期待购买更新款产品的冲动被称为“跑步机效应”。
技术性的东西往往都很脆弱。我们对艺术家的作品很少产生跑步机效应。
时间可作为噪声的清洁剂,把所有言过其实的作品都扔进时间的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