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宫墙柳,只被前缘误。花开花落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江上泛扁舟,妾愿随君往...”
金枝欲孽开播至今已有13年的时间,豆瓣评分8.7,主演人物有邓萃雯、黎姿、张可颐、佘诗曼、林保怡、陈豪等。仅仅三十集的剧集,而故事发生也只是从清末嘉庆十五年,皇宫发生天理教动乱的前一年而已。剧中人物,荣衰虽短短一岁,却漫长得仿佛传奇了一生。
今天只讲主线,而我们的主线便是邓萃雯扮演的如妃、黎姿扮演的玉莹、张可颐扮演的安茜、佘诗曼扮演的尔淳,其中又掺杂了与林保怡扮演的太医孙白杨、陈豪扮演的孔武之间几段说不清理还乱的情感纠葛。有友情也有爱情,有恨有爱,而此剧我最大的感觉却是,“没有一人是真正的坏,也没有一人是真正的好。”
从玉莹说起,她的弱点大概就是“自己的母亲和家族声誉”。
百度百科对她的介绍是,单纯与心机并存,骄傲与脆弱同在,国色天香,事母至孝。玉莹这个角色,大概是会有很多人不喜欢,就连黎姿也说这个角色实在是太蠢了。那么从剧来说,一开始由黎姿扮演的玉莹面容从剧中出现时,端的是一副明媚娇艳。
而玉莹这个人设大概可以分为三段段,一段是冷宫前,一段是冷宫种,一段是冷宫后。
她的人设说简单也简单,从一开始进宫玉莹就是为了争宠。
而说不简单也不简单,从她出场到进冷宫以及成为华贵人之后做的一系列事,换药,扇子风波,衣服,勾引孙白杨,与尔淳结拜,反害沅琪,让尔淳三人组只留下她一个人,陷害安茜,笑面迎人端的是天真无知,却暗藏城府,就连如妃、尔淳、安茜都曾被她的表现所欺瞒。
但是金枝欲孽就是这样一处好玩,谁都不是傻子。她在害尔淳的时候,尔淳也在反计谋。如妃要抓徐万田安插进宫的秀女时,她想引尔淳入局,却没想到自己入了局。
如此,进入到了玉莹人设的下一段,迁至延禧宫。这时,安茜与孙白杨得知原来玉莹所做的这一切不过是为了她的母亲,于是为她奔走,为她出谋划策。而玉莹也渐渐卸下心扉,待两人为知己好友。以为皇后祈福,又用别致的发型吸引皇后,投靠皇后,扮演小太监与皇上角色扮演,成为华贵人。
如果事情只发展到这,那么也算一件好事。可是安茜的背叛压断了玉莹心中最后一根稻草,为报复安茜,以白杨为饵,诱其入局,最后却又因白杨情真对其动容,自毁长城去救人。最后怀上了白杨的孩子,却为了保全二人、家人,谎称只是向白杨借种。
天理教叛乱,最后与孙白杨双双葬于火海中。
这就是玉莹的故事。
而在金枝欲孽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玉莹。这个至情至性,待母极孝的玉莹,她远可以不去救孙白杨,远可以在最后与孙白杨远走高飞,可是她没有。装傻充愣步步为营,并非贪图荣华富贵,而是争取母亲在家族的颜面,最终葬身火海,亦是保全母亲。
我想,大概就是这样,孙白杨才这样喜欢玉莹吧。
那么,如妃呢?
那个一出场就霸气侧漏,气焰逼人的女人,即使被内宫流传是生性暴戾之人,嗜杀宫女成癖,依然我行我素的女人。
即使失势,依旧宠辱不惊,得意泰然,失意坦然的女人。
我想,这个连鬼神都不惧的女人,她还有什么弱点?
后来,我才知道。她的弱点不过是那艰辛怀胎存货下来的小格格,还有她那一颗为母的心。
也许还有之后的孔武,那个在她最艰难的时刻,雪中送炭的男人。
邓萃雯的剧我看过许多,却更偏向她演这些霸气的角色,例如“义海豪情”的邓九妹,“金枝欲孽”的如妃。
这类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的角色,简直是我的心头爱。可是偏偏这个霸气并不是与生俱来,都是因着缘故才成了这幅模样,因此便更让我割舍不掉了。
剧中孙清华太医曾说过如妃的厉害霸道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她第一个孩子胎死腹中之后,如妃变了,变成后来我们看见的模样。
纵然我更喜欢这样的如妃,可是也不免心疼。如果她第一个孩子不曾胎死腹中,如果第二个孩子不会在那个寒冷的冬天死去,是不是她也不会如此?
大结局,如妃放下了孔武的手,独自登上高楼,看着紫禁城外的天空,说道,“不爱宫墙柳,只被前缘误。花开花落自有时,总赖东君主......要走,庆幸在你心中有爱;要留,只怪我心中仍然有恨。因此,就只有靠你,完成我们海阔天空的心愿,珍重。”
而后,是她孤寂又挺直的背影。
尔淳,这个我初看最不喜欢,再看觉得甚是可怜的女人。
她的这一生都是被摆布的,所以在逃出皇宫后,安茜与她说,“我不是叫你做一个任人摆布的人,你已经被摆布了很久。从今天开始,你就是你自己,知道吗?”
尔淳是聪明的,睿智的,是工于心计的,更是有情有义的。
如果不是因为徐公公和孙白杨这两个弱点,以尔淳的心智绝对可以在这后宫只手遮天,可惜她志不在此。
她之所以争斗是为了骨子里在乎的那份恩情,可是却也始终能看透看淡身边的一切。至于之后对待玉莹,我想约莫只有两字“妒忌”吧。
她这样喜欢孙白杨,却也不过只是每夜晚上一杯浊酒,看着走马灯映出的生辉,平素见人的以礼相待。可是玉莹,她不仅得到了孙白杨的青睐,还一次又一次的害着孙白杨,偏偏这两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如何不妒,如何不恨?
最后,她是放下了爱,也放下了恨。她怀着不爱之人的孩子逃出皇宫,却连安茜也离开了她,我想她应该会去安茜说的那个地方,那个满山都是小黄花的地方,教着自己的孩子,想着紫禁城里活着的人,死去的人。付之一笑罢了。
我很喜欢张可颐,尤其是她在古彤版饰演的程英,那个一袭绿衣,一根玉笛,那个写过“既见君子,云胡不喜”的姑娘。
可是对安茜,我却总有一种不敢苟同的心情。
明哲保身,不卑不亢,就连如妃也觉得安茜可堪大用。
她一开始最想做的就是到了二十五,出宫陪奶奶。后来,她帮玉莹出谋划策,可以说,没有安茜,就没有玉莹的崛起。再后来,她知晓自己的奶奶已死,又知晓这事是皇后所为,所以她背叛玉莹,成就了一个安贵人。
那么,我们会说,她可以找玉莹去帮忙。可是连如妃都斗不垮的皇后,玉莹又能做什么?所以安茜在最后大概已经不是为了崛起而背叛,而是我心里已万念俱灰,自从走上这条路就没想活着了。
所以,我纵然无法苟同,却也不会评判其是好是坏,是善是恶。
因为,这部剧,本身就没有百分百的坏,也没有百分百的好。大概我对安茜就是那种我原以为你是百分百的好,哪里想到你有了坏,所以我约莫有几分不喜欢你了的心情罢了。
而安茜与孔武之间的感情,是在那个大雪天,你走在前面,我踩着你的脚印。以及,是缝在孔武衣领里的一束青丝,是把双脚放进孔武鞋子里。
而金枝中,有两个男主角,一是太医孙白杨,孙白杨身边的红颜知己简直可以凑个两桌打马吊,可是这人却苦苦深爱着玉莹,被玉莹一次又一次利用,最后切指辞官,最后却与玉莹葬于火海。
此处拿几句金枝里的台词,来诉说孙白杨与尔淳和玉莹的感情。
白杨:“孙某从来自命红粉丛中游刃有余,但是原来只是一个大傻瓜,宁愿辜负天下红颜,也要去爱一个永远不爱自己的人”
尔淳:“这个道理,大人以为,其他人不明白,但尔淳不会,因为尔淳和大人在做同样的傻事。”
白扬:“福贵人既已仙游,下官也只能劝主子一句:不必遗憾!”
玉莹:“那么大人这次辞官,也是无憾?”
白扬:“下官只是一介郎中。紫禁城的人与物,实在太多姿多彩,下官不习惯。”
玉莹:“没有半点留恋?”
白扬:“没有!”
玉莹:“全部给我退下!”“如果大人能像说的那么潇洒,为什么一直都不敢看着我?”“如果你对我没有半点痴迷、半点恋慕的话,你可以大胆的看着我!!”
白扬:"下官对主子可以做的,愿意做的,无奈去做的事都已经做完,下官能体谅主子想保住龙胎,想为往后的日子好好打算。可惜,下官已经无能为力了。而我身上这个伤,实在是伤得太深了。再留在宫中,只会愧为人子!"
看过一句话,说是温柔儒雅的男人多爱率真任性的女子,而刚直的男子多爱温柔内敛的女子。所以这一对感情本无对错,也无先后,只是恰好,我只喜欢你罢了。
另一位便是孔武,这个出生贫穷却自命不凡的年轻人。从捡到一块写着“不爱宫墙柳,却被前缘误”的丝帕进了紫禁城,又因这一块丝帕纠葛了两个女人。
孔武最先认定这块丝帕是安茜的。而曲子,也发现是安茜与他合奏,所以他认定了这个命定的恋人。
后来,他在与如妃的接触中发现这个人并不似外头所说那般可怕,狠毒。她可以为了她的小格格,埋头伏案,频频的扔出纸团中写着被泪水打湿的“母”字。
所以他替她照顾小格格,在他眼睛不好的时候,吩咐下人在门槛两面撒点米拉,香炉上挂铜铃怕如妃摔着烫着。
最后逃亡的时候,他一手牵着安茜,一手牵着如妃。我并不清楚,孔武是否爱着如妃,或是爱过,可是聪明如如妃,怎会不知?所以她急不可耐的甩开了孔武的手,笑着说道,“万里江河,有缘再见。”
金枝欲孽中仍有许多可以诉说,这个只有三十集的电视剧,却是让我哭了笑,笑了哭。除去主角仍有许多配角,蕙质兰心的香浮,无怨无悔的皓雪,饮鸩止渴的福雅,亦师亦母的柳大娘,最后在黄昏下握着白杨的扳指哭着说“爹知道你不会食言”的孙清华。
以及里头的bgm,一是那段反复出现的《笛子二重奏》,另一段便是那反复浅吟低唱的女声(《咏叹调》)以及许许多多,基调多哀怨而沉重。
而我还会去看第四遍,第五遍...
我想大概好剧,就是你每看一次,你总会有不同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