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教育中,传统的惯性教育观念在我们成年人的头脑中形成了许多固化的习惯性偏见,比如表扬孩子就会让孩子骄傲,见了父母的好脸色孩子就不会再用功的去学习等等。而学习教育子女的正确观念才是正确家庭教育的开始。
正确观念之一,天才是教育出来的。这句话的知识背景是现在的脑科学和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明确表明,世界上没有所谓的天才,天才去早期教育出来。一个人沿着价值的方向把自己激励起来,在他的精神世界中,自己能说服自己,把自己燃烧起来,怀着朝圣者的热情去做事情,这样的人称之为天才。
正确观念之二,快乐情绪对孩子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情绪是人与生俱来的,孩子应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这是一种正确的认识,理智是人后来训练的。一个人的成长情绪是动力,理智就像一个车的方向盘和刹车,如果没有良性情绪的话,孩子的潜能被埋没,孩子的行为就没有动力。如果形成了消极情绪,比如紧张、焦虑、烦恼、自我价值低下、无奈无助,那么他的信息接收源就死了,大脑的模式就中断了,在这种消极的状态下学习是没有可能性的。如果再打骂,消极的痛苦感觉就会跟学习连到一起,一学习这种消极的痛苦感就会出现,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重者就会厌学。教育孩子,引发孩子的良性情绪是根本法则,这个法则被破坏就不能教育好孩子,只有在积极情绪下才能教育好孩子,尤其学习更是如此。我们在做一件事情中找到快乐,这叫兴趣,它是指一件事情,本身给人以快乐,童年时孩子是凭兴趣做事情。
正确观念三,兴趣是培养出来的。兴趣最原始的模型是在一个婴儿眼中看到成年人做这件事情的快乐感觉,它引发了孩子本能对这件事情的感觉: 有趣味、有意思。一旦形成习惯找到兴趣那就更有意思了,然后反反复复地练习同一行为,做的多了,做起来就胜任了,就会产生愉快,产生快乐。如果孩子的学习没有培养出兴趣来,那说什么都是没有用的,孩子是通过行为和感觉学习的,兴趣是培养出来的。
正确观念之四,促使孩子发奋学习的动力是情感的力量,而不是讲道理。情感的力量一是兴趣,二是做一件事情的结果能获得父母的承认,获得快乐,这样孩子就会反复去做。低龄段孩子的第一天性是讨好,通过父母对他的态度来决定自己的行为,通过父母为自己所做出的努力,父母表达一种爱的情感,从而激发出孩子的感恩的情绪,才会使他去努力做事情?讲道理,激发不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发奋学习只有如下的原因: 1、学习等于快乐;2、父母的良性供养,比如鼓励,表扬、确认;3、父母无条件的爱,从而激发孩子的感恩心理。
自我感悟: 今天的学习我感觉到第四点,“让孩子发奋学习的是情感的力量,不是道理。”对我特别有启发。写下来和有缘看见的家长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