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直徘徊在全职妈妈与工作之间,是行动上的真正徘徊,带孩子超不过三个月就想重回职场,找到工作干上一段时间就开始不放心孩子,因为孩子生病,工作生活又被打乱,没有哪个企业愿意让员工一直请假;又害怕孩子心理教育出现问题,老人的溺爱毁掉孩子……辞职后又重新回到全职妈妈,想想也实在对不起哪些信任自己的企业。曾经下定决心当好全职妈妈,多多陪伴孩子,让孩子有一个相对安全的婴幼儿期,但是又怕几年以后脱离社会,无法重新融入职场。后来又下定决心,孩子生命力是顽强的交给老人带,怎么带怎么好,现在的任务是努力赚钱,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可是最大的问题是孩子生病后老人无法带孩子就医(医院排队办卡,挂号,楼上楼下找门诊),孩子一些生活习惯,语言方面等等,感觉对孩子缺乏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又不利。近年来好多妈妈们在有孩子这两年一直纠结其中。
2
造就全职妈妈的有社会原因,有家庭原因。
现在好多媒体、公众号都在宣扬:“原生态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一个民族的较量是母亲的较量”,“对女童教育的重要性”,看到这些文章的母亲都会有所感触,家庭教育影响孩子的未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些观点毋庸置疑。看到这些文章为了孩子的成长,妈妈们甘愿全职。
全职妈妈每天为孩子做好丰盛的饭菜,让孩子茁壮成长,给孩子收拾出来整洁的家庭环境卫生,和其他小朋友玩耍培养孩子的高情商,陪孩子午休,做好下午的加餐,晚上绞尽脑汁想好易消化又符合老公口味的晚餐,收拾完家务后,用儿歌哄孩子入睡;进入安静的夜晚,这一天的此时此刻也许才真正属于自己。
这只是全职妈妈最普通的生活记录,其实这些事情之间还夹杂着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每个家庭的情况不一样,生活也是有差异的,但是全职妈妈的主调还是孩子的吃、喝、拉、撒、玩、睡。
3
有妈妈的陪伴孩子是幸福的,朋友家两个孩子,大儿子是妈妈亲自带大上幼儿园,大儿子活泼机灵,心理承受能力强,面对父母的批评片刻就烟消云散,快乐的做自己的事情。
小儿子经常游走在农村老家与城市父母之间,因为带两个小孩要6年的时间,这是最少的时间计算。朋友实在不想全职6年,大儿子的全职3年已经让她在步入工作时力不从心了,因此小儿子选择了老人带回农村老家养育,农闲时带回市里团聚。在城市与农村,奶奶与父母之间来回折腾的环境下,小儿子缺乏安全感,自尊心极强。做错事情批评完以后,小儿子会躲起来默默流泪,不让父母看见;晚上哄睡后朋友要忙自己的事情,小儿子会突然跑到客厅问:“妈妈还不睡吗?我已经……”小儿子的话还没说完,朋友催促他赶紧回去睡觉小心着凉,小儿子怯怯的说:“妈妈,我把枕头给你放到好了,被子铺好了”。转头回屋了,等朋友进屋睡觉时看见小儿子蜷缩在床的最里面,心疼的泪如雨下,也许在许多人看来这是小孩子这样很懂事,很正常。天真顽皮是孩子的天性,超出年龄的懂事在这背后也许隐藏着更大的危机。小儿子在以后的生活中极力表现出自己的好,哭都极力忍着,哭泣是小孩子的本能。后来无意中得知小儿子是怕别人不喜欢他,怕妈妈把他送回农村老家,却不送哥哥,这样的生活环境让小儿子的心里误认为妈妈是不喜欢他的,生活中小儿子的这种表现还有很多。朋友开始经常担心以后孩子的性格形成,后悔没有陪伴小儿子的成长,以后的时间再也换不来这三年对孩子性格培养的损失。
4
嫁给一个人同样也是嫁给一个家庭,还有的全职妈妈是心甘情愿或者被迫全职,因为没有老人帮忙带孩子或者老人没有能力带。在中国的大环境下,普通人为一家人的生计奔波,只能把孩子交给老人,但是因为各种原因父母带不了,只能全职。这样的情况不再少数,朋友与老公过着两地分居生活,没有老公在中间做润滑剂,婆媳矛盾重重,被迫独自生活当全职妈妈。但是让人欣慰的是在朋友的全职下,小姑娘1岁半就会数数,说话比同龄的小孩儿流利,时不时唱几句“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妈妈回来”,“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等等一些儿歌,说出来的话经常让大人目瞪口呆。这是因为朋友每天用儿歌哄着孩子做家务,睡觉,小姑娘在妈妈的潜移默化下,学到了很多。朋友还经常带孩子去游泳,上早教,陪孩子一起玩沙子,搭积木……朋友还经常在家给孩子烤各式各样的小饼干,做丰盛营养的三餐。在现在的普通职场大环境下,也许很少有职场妈妈能做到对孩子的这些陪伴吧。但是朋友前两年还想着提升自己重回职场,但是全职妈妈也是慢慢磨掉了她这些激情,也许只能等孩子上幼儿园以后她重新拾起,也许到那时候她也不再想拾起。
5
社会在不断发展,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全职妈妈这个词汇是在社会急剧发展,女性解放的大时代下产生的。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生活模式,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有的时候真是自己无法选择的,不管怎么样,既然我们和孩子互相选择了对方,就尽最大努力去好好生活;不管选择全职妈妈也好,职场精英也罢,相信这些都是最好的安排。按照自己现实情况去安排自己和孩子的生活,只要积极的努力生活相信世界也会报以美好回赠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