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吗?我信。
因为遇见厦门的那一天,我在曾厝垵街头的小店里看见有一个身影很像你。
你的城市在下雪,这里却日光倾城,花开不败。
说不清是怎么决定去厦门的, 这个仿佛为文艺而生的城市有太多有趣的东西吸引着我。在结束了学校的各种安排之后,我瞒着家里独自去了这个心心念念的城市。
在被商业日渐挤压的这几年,每个到厦门来的游客,无一例外都会有点小失望。但不可否认,厦门,的确是一座颇为美丽的城市。
四面环海,山很多,植被异常茂盛。这是一座四季都有花海的城市。海子的那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用在这里似乎再合适不过。
每逢五六月,凤凰花开,整座城市都明媚起来。凤凰花,花开两季,一次学生毕业,一次学生开学,也便有了离别之意。
三角梅,是厦门的市花,漫山遍野都能寻觅到它的踪影,铁路公园更是开得旺盛。
作为游客来厦打卡必到之处,鼓浪屿和厦大的颜值确实没让人失望。
/ 鼓浪屿 /
漫步在街头巷尾,在某个转角停留
走过一条条小巷,探寻古老院落的边边角角,游弋在琴声悠扬的海滩,逛累了,随意钻进一家小店点一杯喝的,时光好像在这里停了下来。
/ 厦门大学 /
我爱你,再见
一部《一起来看流星雨》让这座校园成为中国最美大学之一,仿佛不来一次都辜负了自己的青春。遍布涂鸦的芙蓉隧道更是都迎接了无数的镜头。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抱怨,抱怨这座城市人满为患,抱怨她已经不是记忆中的Amoy,可是,哪怕如此,依然有许多人慕名而来。
也许,我们爱的不是这些景点,而是这座城市的生活方式;
也许,是因为这里能遇见各种可能,所有的烦恼在这里好像都微不足道。
曾厝垵,仿佛是第二个鼓浪屿。客栈酒吧扎堆,各种文艺小店早就习惯了每天来来往往的到访者。
在曾厝垵住了一个月,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每天晚上六七点客栈外传来的酒吧歌声。一首《听海》和《后来》每天到点都会如约循环。以至于现在每每听到这两首歌总会想起那段日子。
你可以坐在阳台上和台湾帅小伙聊人生聊政治到后半夜;你可以在酒吧和一群素不相识的人喝一杯“今夜不归”;你可以在大冬天光着脚丫下海玩水;你可以约上一群义工早起去椰风寨看日出,傍晚听流浪歌手弹一首《滴答》。
是的,这座城市,仿佛因为有着这群义工旅行者变得更有意思,不分年龄,不论职业,甚至我们根本就不知道对方的真名。
| 市井厦门 |
老底子的厦门,是阿嬷不吝奢的唠嗑
八市 |若你喜欢怪人,其实我很美
在厦门的一个月几乎每天都会来这里,这个厦门最市井的地方,与被游客攻占的中山路仅仅隔了两条街,尽管同样热闹拥挤却几乎都是本地的阿公阿嬷们。
离开厦门之后心心念念的倒不是鼓浪屿,也不是住了一个月的曾厝垵,反而是这个显得有些脏乱的菜市场。
我曾说,去了解一座城市有三个地方要去:第一是博物馆,代表的是这个城市的历史,第二是大学,代表这里的学术文化,第三则是菜市场,这个市井之处才是本地生活的真实写照。
八市附近藏着许多本地人才知道的正宗小吃,钟丽君满煎糕,浮屿面线糊,赖厝埕扁食,芋包王老店,还有每天早晨七点多就开始排长龙的阿吉仔馅饼。
守候在八市路口的阿吉仔•吉治百货是八市的地标性建筑。
透过窗,有人看见蓝色的雨披,有人看见红绿的水果。有人看见人潮拥挤,有人看见老房的斑驳与孤寂。有人看见天空转圈的鸽子,有人看见巷口闪过的黑猫,也有人突然就会看见窗外的自己。
这是吉治百货窗口上的诗。
吉治百货浓缩了老厦门的光影,像城市的时光隧道,唤醒人们的昔日情感,去过的人都会被这栋老百货的美好和店主对旧物的珍重感所打动。那么,在背后默默付出的筑梦者,究竟是谁?他叫杨函憬。
很多人称老杨为“旧物君”,因为这12年来,他只做一件事,就是收集全厦门的老水泥花砖。当一个城市大面积拆迁时,有的人只是缅怀过去的时光,留恋住过的老房子,但杨函憬和所有人都不一样。他把厦门一块一块的旧花砖拾起,如同拾破烂,却拾起一个传奇。
沙坡尾|保留有旧时光的厦门生活,同时也混入了最时兴的文艺小店
沙坡尾,有属于自己的节奏。它有自己独特张扬的个性,它有属于自己的文艺范,也有属于自己的老厦门味道。它跟鼓浪屿、曾厝垵一样,却又不一样。
顶澳仔猫街|温暖如她
紧邻厦门大学西门的顶澳仔,有一条萌萌哒的猫咪文化街,在这个老城商业街的墙上、电线杆、配电箱至是小吃店面门口或窗台,都被粉刷上五颜六色、各品种猫的卡通形象涂鸦,被市民和游客称为“猫街”,成为很有特色的街巷。
这个城市有趣的地方太多,多得说也说不完。
有人埋怨她商业化严重,
有人却只记得她的市井烟火,
有人为了逃避不愉快来到这里,
有人在这里遇见了爱情,
厦门,不近也不远,如果可以,去一趟厦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