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今日是想写一些关于初入大学的事,但是看到了各媒体关于部分地区高考成绩可以开始查询的推送,我改变了主意,便写一些关于选择学校、填报志愿的事情。
首先要恭喜各位顺利打完了高考这场硬仗,你们会发现这不仅是个人的胜利,更是家庭的胜利。在这里,祝各位查分顺利,超常发挥,分数高高,金榜题名!
说道查分,经过了几日提心吊胆的放纵,终于到了查成绩这激动人心的时刻!查成绩,每年都是有人欢喜有人愁,所以想提前给各位打个预防针,希望各位可以放平心态,无论成绩是高还是低(个人认为这并不是偶然,不能全归因到运气),这就是你的成绩,请欣然接受,如果真的感觉很可能有问题,可以申请复核(不过,申请后,成绩查出有问题的人很少),但更需要考虑的事情是接下来要怎么办。取得满意的成绩自然是可喜可贺,可以准备美滋滋地选择自己理想的院校,但如果成绩很不理想可能就要面临很残酷的选择——复读或者凑合着填报志愿。
下面这段写给可能要选择复读的朋友
复读or凑合着填报志愿,对于查到的成绩不理想的同学来说,这是个很值得深思熟虑的问题。首先,我想说一句,复读需谨慎。复读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不是一个简单的选择(在我心中是这样的,大概是因为我比较抠门),这不仅仅意味着需要再经历一次结果未知的考试,更意味着个人和家庭经过这段时间的放纵后再经历一次高三的时间金钱等各方面的投入,你将进入一个陌生的班级(复读班或是插班),而你过去的多数同学都将开始他们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在同样的学制下他们会比你更早地完成本科的学业,更早地工作或深造(资历有时候也是一种优势)。而你的身份不再是应届生,别人提到你时可能会说XXX复读了,或者我们班的那个复读生,你的心态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变化,你的父母可能也会给你带来一些压力,诸如此类。
总之,关于是否复读这个问题,需要考虑的因素有许多,但简单的来说便是预估你可能得到的是否值得你如此付出!扪心自问:你这次的成绩真的十分低于你的正常水平吗(略微上上下下很正常)?你真的有信心拼上一年吗?你准备好接受你下一次未知的成绩了吗?
如果你真的选择复读,希望你可以踏踏实实地沉下心来,再拼一年!若是荒废时间,倒不如凑合填了志愿。
无论选择如何,还是希望大家可以取得好的结果,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不过,即便你已经做出了决定,还是建议继续往下看一看,可能会对你有一定帮助。
关于学校的选择和志愿填报
接下来要谈论的就是选学校的问题了,选学校这种事,当然还是成绩越高选择越多,相对来说也更容易做出选择,分数高终究还是硬道理!假若你是本省状元,全国的多数学校自然是任你选,当然相信多数人都不是这样,所以下面要谈的选学校的相关问题指的是多数人比较关心或者让人纠结的情况。
学校的选择
如何获得学校的详细信息?
想要查询学校的信息自然是先要去官方的网站看看了,学校官网、本科生招生网、学校各学院的网站,等等。学校的宣传片、学校的宣讲会有机会也可以看一看。也可以打学校的招生电话进行咨询。一般来说,很多高中会让学生订阅报考相关的期刊报纸,权威机构出品一般是可信的。贴吧、论坛、知乎等平台上转一转、问一问,多数学校还会建立新生群或者是老乡群,学长学姐们的回答可以作为参考(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请擦亮双眼)。有条件的话可以去想要报的学校亲眼看一看、蹭蹭课(学校教务处网站、教学楼大厅电子屏等地方很可能有课程表),不过宿舍大概是进不去的。
如果要报的学校名气不是很大,建议大家近似条件下优先选择本地能看到实物的学校。下了火车看着还不如自己中学的野鸡学校哭的学生不在少数。还需要注意的是现在很多学校都有不少新老校区,不同校区的硬件条件也是不一样的,可以了解下自己要报的专业会在哪个校区,一般来说新校区都会远离市中心。当然这些校区除了特殊强调的以外应当都是主校区,分校区一般会以XX学校XX分校的形式出现,分数要求一般也会相对主校区较低。多个校区的情况并不需要担心,很多985、211、双一流学校都是有多个主校区的,虽然校区条件不同,但都应当可以满足学生的最基本需求。
其实学校的具体情况虽然让人好奇,但也只会影响在同档次学校间进行的选择,毕竟没有多少人会因为空调独卫四人寝之类的放弃名牌学校喜欢的专业而选择一般的学校。
如何从学长学姐那获得更多更有用的信息?
官方的信息较好取得,但一些较为私密的情况便需要向学长学姐们请教了。如何从学长学姐那获得更多更有用的信息呢?接下来,我将以一个学长或学姐的角度来向大家陈述。
首先,建议大家一定要有礼貌!加好友的时候最好说明来意,见面说你好,问完说谢谢,无需特别做作,但基本的礼貌要有。不得不说,礼貌问题虽然是个基本问题,但很多人都做的不好(我自己有时也是),然而它恰恰又十分关键,学长学姐对你的第一印象就靠它了。我室友也曾向我抱怨过一些没礼貌的学弟学妹,可想而知,第一印象不好的情况下,学长学姐们自然不会有什么好心情回答你的问题。一盆又一盆凉水下去,学长学姐们的热情之火早就熄灭了。
其次,建议大家节约时间,问有价值的问题,避免踩雷。虽然大家高考结束后较为清闲,但在上大学的学长学姐们(除了已经毕业的)并不清闲!6月、7月这段时间正好是期末,需要准备论文、考试、夏令营(考研招生相关的,不是游玩的那种夏令营)、考研(主要是大三即将大四的),等等。所以建议大家问问题的时候先问下学长学姐现在是不是有时间,问问题要一语中的,他们回答的速度慢也不要太急,如果对方明显很忙,就礼貌地结束对话吧。一般来说学长学姐们比较反感的问题是什么呢?根据我和身边朋友的经验来说——学长、学姐我考了XXX分能不能上你们学校XXX专业啊?这个问题,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但实际上多数学长学姐会比较反感。学长、学姐毕竟不是招生办或学校其他部门的官方人员,各省的招生人数是不同的,甚至同省不同年的招生人数也是不同的,能不能考上一个学校主要还是看排名、录取人数和报名学生是否扎堆,而不仅是分数。如果将排名和分数发给同省同专业的学长学姐进行询问,学长学姐会感觉略好些,但一般不会给予特别肯定的回答,毕竟这关系到你的未来,一旦出现了意外,学长学姐们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最后,要想好自己问问题的目的,尽量问自己真正需要得到答案的问题,不必要的问题可以等录取信息出来后,学长学姐们放暑假再问。
是学校重要还是专业重要?
这个问题一直是较为经典的问题,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在这里我便不给出直接的回答。我高考报志愿的时候采用的形式是选学校,同学校调剂专业,据说现在有些地方要改为选专业调剂学校,这方面对这个问题可能也会存在一定影响,在这里我还是说一说我感受到的学校与专业的抉择对我们的影响。
关于学校,学校的名气无论是对于工作还是读研都有较大的影响(没错,在这种时候就是这样残酷,即便是跨专业考研),直观些说:有些单位只招收985、211学校(现在一般是关于双一流的要求)的学生,或者给这些学生相对其他学校学生更好的待遇;考研夏令营的初审条件中,有明确的关于学校的要求——985、211(或者现在一般提双一流)的学生成绩前(X+n)%,或其他学校学科评估为某等以上的前X%可以申报,当然这里的X和n都是自然数。在考研时,同等条件下,老师自然会优先录取双一流学校的学生。考研调剂时,许多学校也会要求学生是985、211或者双一流的学生,即便那个其他学校的学生成绩也不算低。在某些关键时刻,你的本科学校可能就会决定你面对的结果。不同档次的学校间差距犹如鸿沟;同一个档次的学校间,差距存在,但仿佛并不是不可跨越。
当然,专业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专业的选择很可能决定着你在本科期间内将学到什么形式的、什么水平的专业知识,将来从事什么工作,还可能决定着你的绩点,甚至影响着你会不会因为不擅长或者没有兴趣等诸多原因因挂科过多而退学(在很多要求严格的学校挂科过多会留级或退学,在高清无死角摄像镜头下抄袭会记过)。不同的学校侧重不同,师资水平等也不同,一个学校优秀不等于它所有的专业水平都很优秀,在一个更好的学校不一定能代表你可以学到更多同一专业的知识。若是选择了一个厌烦到了极致的专业,每日不得不去自己不喜欢的课堂上听课也是一种折磨(大学的出勤率会影响最终成绩,多次不去上课甚至可能直接挂科)。
看到这里各位是不是有一些想法了呢?
志愿的填报
关于志愿的填报,各省不太一样,有些省先估分报志愿后出分,有些省则先出分后报志愿;有些省是平行志愿,有些省则是有等级的志愿;有些省选学校调剂专业,有些省选专业调剂学校(具体的报考方式请以各省官方报考系统为准,报名的时候最好注意该学校会不会出现多拿走百分之多少的档之类的情况)。但总的来说,主要还是要看排名以及各学校在本省的招生人数,分数作为参考。
这个排名要怎么看?这里来说下我当时用的估算方法(虽然最后走的自招,没用此方法报名),当然只能根据所得的信息进行估算,只能是一个大致的范围。正常学校要求订阅的杂志上会有各学校在本省的招生人数和往年平均分、最低分的情况。比如说我的排名是全省第200名(举个例子),那么我就需要从分数高的热门学校开始加起,假如A学校分大概是最高的一档收了50人,B学校和A学校分数差不多也收了50人,很显然这两个学校我是没有机会的;继续加,分数略比AB低一点的C学校收了100人,和C学校差不多的D学校也收了50人,自主招生的人是不占用录取名额的,几乎无需担心后面成绩比我低的人和我抢名额(注意下本省的其他加分政策),那么正常情况下我报C学校基本就是稳上的,只是专业不一定好,可能是个中等成绩对应的专业。以此类推,再参照往年的排名和录取检验一下(注意不同学校的扩招、缩招问题),看看自己的预估方式是不是大致准确,误差大概在多少。这个方法对于成绩靠前的同学来说还是相对适用的。
如果自主招生通过的话,招生单位可能有如果想用这个名额就要把他填在第一志愿第一个还要服从调剂之类的要求,如果你想使用这个名额就按照他说的来。然而,若是以你的成绩可以上的学校稳稳地比这个学校好,大概就没有必要了。
如果是平行志愿的话(同一等级志愿不加分数要求),一志愿的第一个学校可以稍微冲一冲(要参照排名,有可能考上的),第二个学校正常报,第三个稳一稳,第四个保保底。后面的二三志愿为了保险也填上,这个时候就不要怕麻烦了。
为什么建议大家冲一冲呢?因为本科学校真的很影响你的初始平台(好学校保研、夏令营的机会多,考研考本校本专业基本是稳的),考研的时候就没有冲一冲的机会了,二战的人中绝大多数都是冲掉了的(报高了),所以多数人考研都是正常报或者求稳。如果只是可能浪费一个名额,也不会导致后面的学校加分,也不会掉档的话高考志愿还是可以选上调剂赌一赌的(具体看个省各校要求)。
还有的地方可能会是那种有等级区分的(写在后面的志愿学校会提高分数要求)情况,比如同样的A大学,如果我把写在第一志愿,录取分数可能就是550分,若是我把它写在第二志愿就要570分才能录取,写在第三志愿可能就要590分了。大致就是这个含义,这种情况下,个人建议一志愿正常报,二志愿稳一稳,三志愿保底。
由于时间有些久远,具体的志愿填报方式已经记不住了,且志愿填报这种东西这几年存在一些变动,在这里只是提一些建议,还希望大家以官方介绍为准,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
至于是否需要选个报考机构帮忙填志愿,个人意见是视情况而定。结果毫无争议的报名自然没有必要找机构,如果的确是有需要,可以选一个靠谱的老师或者机构,但是不建议交出账号密码,志愿最好自己填自己保存,让老师、机构给给意见就好。
最后,祝大家都能收到来自理想院校的录取通知书!
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在下面的评论留言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