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惊蛰!

惊·蛰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人民智慧的瑰宝。

今日10时57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

惊蛰,春来了。

惊蛰,天气回暖。

惊蛰,万物复苏,草长莺飞。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仲春时节的开始,也是全年温度回升最快的时候。古时称惊蛰为启蛰,《大戴礼记·夏小正》说: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民谚云:“春雷响,万物长。”“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气温转暖,春雷始响,雨水增多,万物苏醒,大地一片盎然生机,正是春耕的好时节。

言说二十四节气,余最为好者最是惊蛰。“蛰”者,藏也。“惊”者,动也。蛇虫冬眠,草木失华。一声惊雷打下,万物复苏。甚是大观。

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

一候,桃始华丨惊蛰之日,“桃始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乃闹春之始,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流水桃花,便勾引出千媚百态。

二候,仓庚鸣丨仓庚就是黄鹂,黄鹂最早感春阳之气,嘤其鸣,求其友。仓为青,青为清,庚为更新,“昔我云别,仓庚载鸣”,文人由此也称它“离黄”,“离黄穿树语断续”就成了悲声。

三候,鹰化为鸠丨古人称“鸠”为布谷鸟,仲春时因“喙(huì)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到秋天,鸠再化为鹰。布谷,播谷,农忙要开始了。“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惊蛰——带来的是恢弘与大气。

一句惊蛰,似乎有着开天辟地的辽阔感,好似将整个华夏大地全部惊动,大地之上不在苍茫无物,而是由一道惊雷带来的光芒铺满大地。惊蛰是一个神奇的季节,总能将它与一切积极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就好像原本的静态一经惊蛰渲染,便成了动态。这是一种维度的转变。

轻雷隐隐初惊蛰。


初惊蛰。


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惊蛰——带来的是万物回归的活力。

很喜欢惊蛰这个节气,似乎所有封印着的妖魔鬼怪,都被一声平地春雷惊醒,天下即将大乱的既视感,但是这也是最有生机的感觉,虽然乱,但是不似冬的沉寂,有了生机,才是真正的自然感扑面而来,惊蛰两个字就带着一种玄幻的感觉。

一雷万物惊,格学正当时。


惊蛰——经过寒冬贮藏之后的最佳绽放时节。

蛰伏,是为了更好的迸发。古人素有厚积薄发之说。寒冬皑皑,不宜出行。这为蛰伏创造了更好的时机,草木蛇虫均在此时休养生息,读书的学子也应更加努力。经过一冬的蛰伏,惊蛰一至,便是验收的时。人与草木也一样,惊蛰,在我心里,也到了惊醒的时节。

惊蛰,春回,雁归


古人有云:“瘟疫始于大雪,发于冬至 ,生于小寒, 长于大寒,盛于立春,弱于雨水,衰于惊蛰!”在春回乍暖之际,望疫情早日离去!


其实标题不如叫观人民日报文案有感。后边附上图,人民日报的节气图真的真真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作者,共享者:若水君之 作者开篇语:之前有一个热播网剧,名曰《古董局中局》讲的是考古界尔虞我诈的故事。 其中主角许...
    若水君之阅读 5,603评论 0 9
  • 本书介绍了时下最流行的时间管理方法之一——番茄工作法。作者根据亲身运用番茄工作法的经历,通过生动的语言、传神的思维...
    芷荣说阅读 2,241评论 0 1
  • 文‖云飞扬 把一首歌在一方肥沃里蜷缩 风儿,轻剪了一抹浅黄的羞涩 零零散散的角落 都有你守望的日夜 红尘未被在萧瑟...
    山东云飞扬阅读 2,934评论 0 1
  • 今天早上,我起了床,穿好衣服,骑着自行车去给妈妈买饭,我骑着自行车到了妈妈干活的地方,那里卖手抓饼的人还在...
    诚信装饰祝希信阅读 1,00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