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闹了,你不是心情不好,你只是你病了
你的健康价值百万,你睡不好不是因为你的情绪不好,也许你这是只是病,久久的病了。
我是一名长时间电脑工作者,类似程序猿,类似白领。工作久了,身体的小毛病也像工作经验一样积攒出来,冒痘痘,扁桃体发炎,眼睛痛,上火口臭,口腔溃疡,难以安睡。
我真以为这只是小毛病。
我以为小毛病它自己会好,过段时间会恢复。
我以为随便多吃点补品,多吃点水果也会好
我真的以为这些毛病是暂时.......
你发现了吗,说好的短暂的小毛病,为什么反反复复,成为了持续长久的噩梦呢?
为什么痘痘总要此起彼伏?
为什么喉咙痛像大姨妈一样每月来报到?
为什么眼睛却越来越吃不消了?
溯本求源,先看看平时如何对待自己的身体?
01
我晚上睡的不好,明明心力交瘁,可脑袋里
思绪像哗啦圈一样乱转,在床上左翻,右翻,后转,踢被子,开始了婴儿般的睡眠。
实在不行了,打开手机,看了几个朋友圈,点了几个通知消息,开始听音频,催眠音乐,得到专栏或是流行音乐。
运气好的话,没有窗外其他噪音,就这样慢慢的倦怠了,好不容易迷迷糊糊的睡着。
你是否也这样体验了,很累却没有睡意的时候?(不用着急,底部有我的建议)
02
当我醒来的时候,两只眼睛挣扎着打开。并没有神清气爽,并没有精力充沛。喉咙有点痛,脚底有点冷。
刷牙的时候,吐了几口痰,配合着白色牙膏沫,有点异样的黄色,看来我是一如既往的鼻炎。
照了照镜子,一个瘦瘦的老男人,数了数痘痘,好像又多了几个,痘痘总在额头,下巴,两颊玩起了捉迷藏,反反复复,此消彼长。伸伸舌头,淡腻苔,前端是胖胖的,边缘有一些牙齿痕迹。
秋天了,阳光照到眼睛里,感觉很舒服。又要开始忙碌的一天。
你是否也体验了,早晨的忙碌下,就算没精力也要拼命起床的状态。
03
第一个到了公司,趁着老板还没来,先偷偷逛个淘宝,刷个微博。盯着屏幕,打着键盘,开始了噼里啪啦的生活。
一晃几个小时过去了,盼着便意来了,奔去厕所,又不自觉的拿起手机,刷个朋友圈,看看八卦新闻。还机智的安慰自己说,看新闻,那是休息,是眼睛的放松。
回到座位,又是几个小时过去了,我一定会不自觉拿起左手,擦一擦眼睛,因为眼球有点痒。擦一擦好像感觉舒服了。左眼擦完,换右眼。偶尔还像猴子一样顺势挠挠头,抓抓头发。
然后你就慢慢有火辣眼神,虽然没有火辣的身材。偶尔辣的流眼泪。那是什么感觉呢,就好像,宇智波佐助,写轮眼用过度了,流出黑色的眼泪。然后日子久了,近视度数又增加了。
工作一天,你的眼睛真的还好吗?
04
你一定觉得奇怪?为什么睡觉时候,上半身很热,可是下半身就热不起来。为什么后背都冒汗了,脚底始终冰凉。为什么明明一直吃的很素,可是就是容易喉咙痛,口臭,刷牙还带血。
以我自己为例,自学了一段时间中医,用我自学的粗糙知识来解释下,上热下寒吧。
人体本身有一股能量,正常的时候上下循环流通,维持着上半身的清爽,下半身的温煦。
脾胃或肾的虚弱,导致能量无法正常流通,堵在上半身的时候形成“上热”,症状加重的时候,下半身能量越来越少,就是上热下寒。
上热的表现是:喉咙痛扁桃体发炎,脸上的痘痘,口腔溃疡,口臭,牙龈带血。脸上莫名其妙的潮红,背后长痘痘。晚上睡觉阳气下不去,就容易失眠。
下寒的表现是:胃冷痛,容易拉肚子,或容易吐,四肢冰冷,尤其是下肢冷,脚底冷,严重的小腿,膝盖也冷痛。
05上热下寒的真情体会
以我自己一次感冒的例子,那时候多跑了几趟健身房,正好感冒的人多,也就不幸运的被传染了。
我就决定了,什么中药西药都不用,来个自愈疗法。不过到了第三日的晚上,我就有点扛不住了。因为自己发烧严重,脑袋火烧的一样,头痛欲裂。
坚持,折磨,抵抗良久,我拿出艾条,点燃了去灸涌泉穴。10多分钟,冷冰冰的脚底板略微出汗,脑袋的热量似乎减少了一半。灸完左脚,换右脚。全身,总算是舒服一些。
次日,身体慢慢恢复,症状就好了许多,也没吃药,就喝了点稀饭汤。当时普通人千万不要这么模仿我,高烧还是及时就医的哦。
如果按照小学化学老师的思路,就会很奇怪,你拿热量烫自己的脚,导致全身热量增加,也会导致,头部发烧更加严重。
可事实证明,“上热下寒”是一种存在,人体是一种循环。
06挣扎的教训
后来给自己开了无穷的治疗鼻炎的药方,效果都不好,最后从补开始,发现身体慢慢恢复。
知道自己气血两虚又怕冷,开始适度调养。
1.平时吃菜,山药或熟地炖排骨一周一次,泡茶加点 人参或红枣,零食吃点桂圆肉或核桃。吃东西的时候,且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如果整日苦哈哈,也影响食物的吸收,尤其不要生闷气。
配合可以偶而煮苹果吃,喉咙痛会减轻。
另外强烈建议,山药粉或八珍粉做成早餐稀饭坚持一段时间效果非常不错。
2.眼睛热痛干涩,茶里面加入金银花或菊花,这两种不可以天天服用,可以适量加点生姜。
最良心的建议,买个蒸脸机,顺便蒸眼睛。并且注意按时休息眼睛。
3.平时保护好下半身和肚子的温度,不然痘痘或口腔溃疡或喉咙痛会更加严重。
在23点之前入睡,睡觉前2-3小时,做一些下蹲运动,让脚底板热起来,能略微出汗就更好。
(以上仅供参考,为我的个人保养方法)
如果要稍微正规的学习的话
1.去看看《解密中国人的九种体质》,结合自己症状搞清楚体质
2.去看罗大伦的《图解舌诊:伸伸舌头百病消》,看这个是求个心安,学个基础常识。不然别人东一嘴,西一嘴听不清楚。
3.去看看优酷里的《养生堂》,了解一些当时天气情况下,最适合怎么保养;还有付费节目《陈允斌教你吃出健康》里面也有及时的饮食建议。
4.如果你爱上中医,你就去看看《伤寒论郝万山全集》,这个是中医的鼻祖。
80后涌辞感悟,我之前听到这样的一句话,觉得很棒。当你的初心是为了帮助更多的人,为了追求大家一起共赢的幸福,那就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