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之际,青年干部当起而行之,以中央八项规定修身、践行,突破四重境界以破除形式主义的虚浮表象、官僚主义的宗旨偏移、享乐主义的意志消磨、奢靡之风的底线侵蚀,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成长淬炼的“助燃剂”,将作风建设具象化为丈量民情的脚步、化解矛盾的智慧、攻坚克难的力量和克己奉公的操守。
第一境:脚底沾泥破“虚妄相”。徐霞客游历山川必“以足为尺”,青年干部也应以田垄为砚台,领悟田间地头才是最好的办公室的深刻道理。要坚持“一线工作法”,主动深入田间地头、车间社区,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破解难题。始终牢记“业绩都是干出来的”,把精力智力劳力聚焦到“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具体实践中,以解决问题的实效检验作风,在真抓实干中练就过硬能力,让青春在务实担当中绽放光彩。
第二境:俯身问计祛“官本位”。苏轼任杭州知府时,以“三问于民”治西湖。青年干部要警惕“官本位”思想滋生,力戒“高高在上”的衙门作风、“推诿扯皮”的消极态度,须知为民初心不在高堂明镜,而在俯身时衣襟沾染的晨露与晚霜。要常自问“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主动下沉到矛盾集中、群众呼声强烈的地方,把“群众上门”变为“干部敲门”,用“板凳会”“院落会”倾听民意,用“马上办”“代你办”解决急难愁盼。始终以“小学生”姿态拜人民为师,在化解邻里纠纷、帮扶困难群体等具体事务中厚植为民情怀,用实际行动擦亮共产党人的初心底色。
第三境:自讨苦吃养“筋骨气”。范仲淹划粥断齑时,不曾想到“忧乐观”会照亮千年。青年干部面对物质诱惑和舒适圈考验,要扣好“第一粒扣子”,警惕“躺平”“佛系”心态,拒绝“精致利己”的价值观,主动到艰苦岗位、吃劲岗位历练磨炼,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以“自找苦吃”的精神锤炼筋骨,杜绝“讲排场”“比待遇”的不良风气,始终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奋斗姿态,让青春在经风雨、见世面中淬炼成钢。
第四境:慎微守节铸“清白魂”。包拯“不持一砚归”的典故,树立廉洁从政的典范。青年干部须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从一顿饭、一张卡、一次接待等小事严起来,守牢廉洁底线。要自觉净化朋友圈、生活圈,培养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远离“酒局”“牌局”等庸俗文化,以“一袭白袍不染墨”的定力,筑牢拒腐防变防线,让青春之路始终正气充盈、行稳致远。
《礼记》有云:“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八项规定精神修炼之道,不在惊天动地,而在田间地头的躬身,在推门入户的倾听,在利益面前的转身,在独处时的慎思。青年干部当以“时时勤拂拭”的自觉,将作风建设化作滋养初心的清泉,浇灌出无愧于新时代的“青年品格”,用实际行动答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时代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