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笔者并不算是个资深的电影迷,故而去影院观影也一直是需要一些原因作为契机的。而去看《后来的我们》的原因大概是,单曲循环过一段时间五月天的《后来的我们》 ,也因为舍友告知电影中有刘若英自身故事的影子。
2007年除夕前,拥挤的火车车厢里,穆见清、方小晓第一次相遇;2018年除夕后,飞机上,见清、小晓再次相遇。在这样长的时间跨度里,你、我变成了我们,不幸的是故事的后来,没有了我们。
一开始的见清真的是很让人心动啊。会把自己的生意介绍给小晓;会在小晓失恋后,收留她;会在小晓被骗后,帮她讨回公道。守在她身边,为她做尽一切自己能做的。
一开始的小晓,踩着高跷,就连心也是飘着的。想要大房子,想要北京户口,这些东西是凌驾在其他一切之上的。这样的她让我一度不齿,心想放着这么好一男生不要,怕不是睁眼瞎吧。
后来,小晓换下了高跷,因为穆清的存在让她感到了踏实,心也开始安稳下来。所以她对穆清说“遇见你之后我觉得那些东西都不重要了”。可是这个时候的穆清却渐渐地变了味道。他执着地想给小晓买个房子,野心却与实力不甚匹配,是以他开始变得消极,这也是两个人背道而驰的开始。
很奇怪,对于大多数男生来说,家好像总和房子有关,好像有了房子才能给心爱的女生一个家一样。其实对于大多数女生来说,家从来和房子没多少关系,只和家里的人有关。
这些年来,随着各类营销号、毒鸡汤大行其道,女生似乎被塑造成了一个“只知道无理取闹,要求男朋友买衣服、包包、口红,想结婚必须要有车有房”的角色。这样的人有吗?有,但不是全部。起码我身边很多女孩子就都不是这样的。她们知礼懂事,坚强独立,也并不在意租房子,相信凭借自己的努力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其实女生在意的从来都不是你有没有钱,她们在意更多的是你够不够努力,对未来是否有规划,在她们身上付出了多少真心。衣服、包包、口红我都可以自己买,你给我爱情就好。怕的是你既给不起面包,又给不起爱情。
我没谈过恋爱,可是我看过很多人谈恋爱。一段感情,尊重是前提,爱是基础,而相互理解决定双方能在一起走多久。分手的原因也大多是,一个要走,一个不挽留;有了误会、矛盾,一个不问,一个不解释。能不能谈一场恋爱,不要动不动就吵架,有什么问题、矛盾就说出来,一起解决,不要一言不合就把分手挂在嘴边?如果爱,请深爱,遇到什么困难,都别轻易失了要在一起的决心。很难吗?很难,可是比起失去那个人带来的遗憾,是不是可以尝试去克服?
剧情是以爱情和现实双线推进的,一开始出现最现实的问题就是:要毕业了,该留在北京为梦想奋斗还是听从家里的安排回家找份安稳的工作?大三行程已然过半,转眼间毕业也不过是明年的事了。这也是前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曾经我以为,想留在上海的决心足够坚定,直到学期初陪舍友租房子的时候,我开始动摇。在了解完上海的租房价格以后,那一刻站在阳台,浑身忽然被一种巨大的无力感和孤独感所笼罩。那一刻,我忽然不明白我为什么要这样执着的留在上海。在这里没有我爱的人,也没有人爱我,下了班不会有人等我回家,万家灯火里,也没有一盏是属于我的。E—shine告诉我告诉我,广告学上有个术语叫“恐惧诉求”,有一天和我妈妈视频完之后,这种恐惧诉求再次被激了出来。很多认识我的人大概都认为我乖巧懂事,可是我自己直到,其实骨子里乖张叛逆,生性不喜束缚,热爱自由。就像影片里说的,回了家也许什么都会有的,可是面对的也是一眼就能看得到的未来。一直以来,我所惧怕的就是这样的生活吧,不想过早地去过相夫教子、柴米油盐的生活。如果20岁的年纪我都没用留在上海试一试的勇气,又怎么能奢望到了40岁敢开口说我要再到上海看一看?前些日子璇芳说“看我的朋友圈发现很多高中时期很珍贵的东西,在我身上都还保留着”。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是欢喜的,因为我做到了一开始对自己的承诺——不忘初心。
我说过,人生多的是选择,没有好坏,是以以上所说,只是我个人的主观喜好,不夹杂其他。什么样的选择都可以,只要出于自我意愿。
说回电影本身,剧情的推进模式是采取过去与现在并行的对比模式,以至于从头到尾都让人感到有种淡淡的心酸感。一开始不明白为什么到18年的时候画面是黑白的,直到穆清那句“如果找不到凯利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失去色彩”,才恍然大悟。不得不提的是画面确实做得很精美,观影体验不错。年少不懂《后来》,看完电影才真的明白。
幸福不是故事,不幸才是。无论你有过什么样的故事,都期待后来的你能快乐。
——你好,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