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文明的进程,我们在物质尤其是财产边界上的意识已经相对非常明晰。比如要进入别人家的屋子时,一般情况下,我们非常清楚,知礼节者会先敲门,得到主人允许后方可进入。否则无异于“私闯民宅”,我们可能把自己推向法律的被告席,在某些国度,甚至还可能冒着被“击毙”的风险。
而在精神尤其是心理边界上的意识,我们却依旧相对发展缓慢或模糊不清。生活中因心理边界不清而产生的家庭社会奇闻也是常而有之:孩子仿若父母的私人财产,父母随意遗弃或处置子女而不顾其安危有之;父母替子女选择大学专业、工作职业、恋爱婚姻,全然不顾子女本人的个人喜好如何,甚至干扰小夫妻正常生活导致婚姻破裂有之;领导随时随地布置工作内容,不管是工作还是休息时段,不以为不妥反而觉得替其前程深谋远虑有之。
凡此种种,陷入类似困境之人必能感受诸多心理不适,甚至继而产生矛盾冲突,这许是人与人之间心理边界不当所致。
心理边界一词,最早由心理学家Ernest Hartmann提出。如若将个人自我比作一座古堡,那么心理边界强度便是古堡外的一圈护城河。我们的护城河有多宽,是几乎完全没有以至于外人可以轻松的进入古堡,还是宽到几乎没有办法筑起与外界的沟通,都会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程度和人际关系发展。
心理边界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在我们还是婴幼儿阶段时,我们和我们的主要照料者之间处于某种共生关系之中,因为人类婴儿是唯一需要母体长久哺乳照顾方可存活的动物。婴儿阶段的个体会在抚养者的照顾中感受到某种全能掌控感,其自我与外界之间完全无法区分开来,自体或饿或累等需求能够得到抚养者的全程照顾,从而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
在依恋关系形成中,个体逐渐形成自我意识。于是,自我全能感开始消退,意识到自我身体与外界环境,自我与他人等等的差别与不同。个体意识到抚养者也会因自身的情绪或身体状况等原因会对其照料有所疏忽或不足,但在良好的依恋关系中,这些都得以接受与理解,个体慢慢形成自我和他人的边界意识。
而边界意识出现问题的父母或子女就会在接下来的抚养过程中衍生出诸多如父母过于控制子女生活,子女过于依赖啃老等亲子问题,更有甚者也会衍化影响至其他人际关系中去。
为何我国近来批判家庭边界问题的社会评论新闻居多,这与西方心理学观点的进入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冲突有较为密切的关系。“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传统父母与子女的观念,催生了子女为父母“私人财产”的错误认知。有一部分家庭的父母与子女之间都未曾正视“对方为独立个体”的问题,从而导致彼此边界不清或过于固化,造就了家庭关系中的乱象。而中国目前还是属于一个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过渡的阶段,两种社会文化的边界界定问题也会带来更多冲突。
在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经常以两个圆圈来比喻人际关系的建立,两个个体人际关系由浅至深建立的过程,好比两个圆圈不断交汇融合的过程,无论两个个体如何亲密无间,都因个体的差异性而导致这两个圆圈不可能合二为一成为一个不分彼此的圆圈,因此,人与人之间的边界必然因个体差异而始终存在,我们应正视而非逃避此问题。
心理边界是一个主观感受的心理问题,每个人构筑边界意识城堡护城河的深浅也会有所不同,这取决于人际关系中的每个个体及时和真实的反馈。有时候,我们需要厘清自己的边界底线在哪里,既要有勇气对越界者说出“不好意思,我们没那么熟悉到可以就此讨论该问题”,也不要玻璃心到做边界的固化者,把好心的关心者统统推出到心理边界以外,封闭自己成为一座孤岛。
心理学是一门既研究群体心理也分析个体心理,既研究普遍健康心理也分析特殊病理心理的科学,某一种普遍的心理学概念或现象放在独特的个体上来说都绝非正确无误,而独特个人的心理感受也不能作为群体心理的广泛推测,这都需要进一步科学论证与检验的过程,而记录于此的表述都将成为日后验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