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的童年原来是那样的

今天带孩子去活动中心玩,羽毛球馆和图书馆都开着,有幸和老公一起打球,还能和孩子一起看书。

闺女在图书馆里真的很安静,拿到自己喜欢的书,坐下来一句话不说,除了手偶尔翻动书页的声音,真的悄无声息。

跟其他坐下来不到一分钟,就来回乱走,一本书拿来又放回,放回又拿起的孩子比起来,我觉得好多了,很欣慰。

她安心读书,我也有精力找一本书来看。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于是我发现了《人间四月天》,我看到了林徽因的童年时光,原来她的原生家庭带给她的伤,竟然也跟了一辈子。

妈妈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怨妾,爷爷奶奶,爸爸,姑姑都是知识分子,每天诗词歌赋讨论热火朝天,妈妈却觉得不接地气,格格不入。

妈妈在这个家里没有存在感,以为生了孩子,可以和孩子相依为命,哪儿知道除了吃奶,其他时间都是奶奶他们在带。

老公不回家,回家也几乎没有话,孩子又被爷爷奶奶带去抚养,一个女人真真的成了一个无事可做的怨妇。

后来奶奶爷爷相继过世,爸爸也娶了小妾进门,且一连串生了三个男孩儿一个女孩。

妈妈和二娘之间的明争暗斗,妈妈对二娘孩子的左右看不上,让林徽因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无论是林徽因妈妈还是爸爸娶回来的二娘,都不识字。然而林长民却满腹经纶,无人能聊。

林徽因六岁识文断字,又生的乖巧,爸爸经常把她当成一个大人来看待。

她能理解爸爸,理解妈妈,理解二娘,能委曲求全的处理一切事情。

但能理解不代表没怨气,明知道他们做的不对,还不能说,说了不改,或者说了比不说问题更多,纠结,痛苦就是这么来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也许这就是命吧,很感谢这个难得清净的下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