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身为人父母,才知道父母的不容易。每天都很忙,不仅要考虑现在的生活,还要考虑孩子以后的生活。
白天在办公室上班,晚上回家后还要不断的刷朋友圈,以此也显示您朋友圈的能量。虽现在许多的父母都意识到陪伴孩子的重要性,父母忙时,孩子也会在身边,做好陪伴孩子,也想随时辅导孩子生活、做作业遇到的问题。
可是,这样您认为的陪伴孩子成长,真的有用吗?您是否又有以下的这几种陪伴孩子的习惯呢?
仅看管孩子,各玩各的,各有各精彩!
一边看着孩子,一边玩手机。现在没有用手机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一部手机不行,那就两部。
孩子回来吃饱后,需要做作业,很多父母就陪在身边,一边监督孩子做作业,一边玩手机,毕竟手机也是可以处理很多的事情,好的话还能赚点外快,帮补家庭的开支。想法虽好,但对于陪伴孩子成长并没有多大的意义。
这种陪伴孩子的行为,会导致孩子容易分心,会让孩子认为,手机比做作业更为重要,反而引起孩子爱看手机的想法,还不如直接让孩子单独完成作业要来的好。
仅会各种说教,没有做到言传身教
孩子对于很多道理还是不懂的,父母认为只要多与孩子讲道理,孩子以后肯定也会懂得道理,做一个讲道理,讲文明的好孩子。父母却没有把这个道理引用到自己的身上,自己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
道理说万遍,没有做一次的用处来的大。孩子对于语言领悟能力有限,很多道理父母认为孩子能够懂得的地方,孩子却没有办法去领悟到,没有相应的经历,想去领悟也是非常的困难,父母没有做到言传身教,道理只会是纸上谈兵,没有任何的益处。
满足孩子一切的要求
父母平时工作忙,没有陪伴孩子,心中有愧,对于孩子要求的东西,都一一的满足,看到孩子开心,心里也会非常的开心。
这种的愧疚心理,虽让父母开心了,带给孩子却不一定是最好的。当孩子习惯这种教育方式,就会越来越不满足于现在拥有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欲望会越来越大,达到空前的高度,一旦父母没有满足到,孩子还可能产生怨恨父母的行为。
外在的满足,是最容易满足的,最难的是孩子内在的需求。比如,如何让孩子感到幸福,如何让孩子正确的对待物质的要求,这个并不是单单靠满足物质需求,就能达到的。
如何陪伴孩子才是好的呢?
时间是长情的陪伴。每天尽量多抽时间陪伴孩子,多参与到孩子的生活中去,也许您能够抽的时间真心不是很多。
那么,就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最高效的利用时。在陪伴孩子的时候,不能分心去弄其他的事情,一心一意的想办法,此时此刻孩子最想要的是什么?父母应该如何给予才是最好的?给得方式不同,得到的回报也会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