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所有的故事写在时间之外就可以珍藏,在时间面前我们都是奴隶,我们都期待永恒,可惜最后都在时间面前低了头,所以把故事写在时间之外,都留一份深处的本能,让之成为现实以外的初心……
一、开始
红城市叶县90年代,熙熙攘攘,灰蒙蒙飞扬的尘土笼罩在县城上空,如同浓烈的生活紧紧地包裹着每个人的一举一动。
县城北街和西街的马路口,是县城最繁华的地方,来往的骡子,毛驴络绎不绝,有的拉着烤烟,有的拖着山楂,梨锦,还有的拉着从县城买的生活用品,当然最多的还是吵杂的人群,马路两边炸油条的,面馆,小卖铺,招待所,理发馆以及五金杂货店等乱七八糟排列着,沸闹的街上最响亮的还是油条~油糕师父的吆喝声。路边的墙上永远不会出现意外(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后来变成红底白字的横幅),总有用大红漆正楷字写着国家当前阶段最突出的工作任务,有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有解放思想,当然,计划生育标语最多!看起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释放出来的能量让远在深圳几千公里以外的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山区县城已经冲满了蓬勃强劲的动力,价格,货币这只无形的大手如同上帝一样有条不紊的安排着每一个人的目的,但是计划经济的影子依然还体现在叶县很多部位……
北街和西街的交汇口,去过县城的大人们都知道,这地叫北关口,这儿开着一家活络馆。老板,一碗活络!一个穿条子绒破洞布鞋,灰黑色带布丁老布裤,头发蓬乱夹带着烟叶碎片的人站在门口,声音不大的说着,脸旁凹陷的很深,额头和皮肤已经充满了岁月的痕迹,破旧的上衣也很自然的融入了人群中,但眼神中充满了喜悦,好像已经告诉了所有人今天的烟交的不错。人声嘈杂,但老板一下就听到了……好滴,进来坐,活络马上就来。多放点辣子油,刚才这个人说到,顺势就在做在刚空的一个简陋的位置上。
露出来的脚趾头有意的往进弯了一下,眼睛瞅着老板忙碌的身影,老板,记得多放点红油啊,这时候又出声说到,老板好像听到了又没有听到,也没回声,只管自己忙着,这个中年人倒也无所谓,眼神中的不满与不屑一闪而过,又看向了其它饭桌……突然,眼睛一亮,这不是村里的郑成亮么。今天,交的咋样?这个人说到,成亮抬起头用手摸了一把沾满辣油的嘴唇。说到,美太太里,要不然敢来这里吃一碗两块钱的活络,哈哈……顺口又问到,你咋样啊?兴子。我滴烟交的还行,能给日子凑把劲……这个中年人也就是兴子,他眼神中的得意感觉少了一些……这时候活络来了,兴子双手接过活络,放在桌子上,活络碗里红的发亮的红油满满覆盖了一层,看上去如同我们每个人看别人的生活一样,是那样的夺目鲜艳,殊不知入口的活络充满了辛辣,也许是活络充满了对生活的诠释,叶县人特爱吃这家活络。
我先走了啊,出去买点家当去,一会下午一搭里走,成亮说到,兴子头也没有抬,吃着活络含糊不清的说了句 能行。
走出活络门口,成亮的身影很快在来往的人群中几下消失了踪影,如同水滴进了叶县的汪河里,不同的是前者连波纹都没有……
兴子吃完活络,有些不舍的掏出了两块钱给了老板,头也没回的扎进了街道中,他下午的事还挺多,给家里要买一个钟表,买点条子绒布回家让媳妇做鞋,买头猪仔子养着,再置办点农具,好继续投身在那往复循环的劳作中,希望能从一年比一年高几十块的下苦收入中过得更好一些,这就是如同村里的辣椒酱通过石展(nian),一圈一圈压碎了食材,得到想要的食物,也如同当下的每个农民的命运!
傍晚,成亮和兴子如约一搭里往回走,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将要落山的夕阳把他们的身影拉的很长,犹如告诉了他们往后漫长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