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以前看到一个小故事,说是有两个医生一起上了战场给战士们医治,一个医生每次医治好病人以后就会精心地把自己用过的器械重新挨着整齐地摆在医药箱里,而另外一个医生就会乱扔乱放,后来有一天晚上送来一个需要急救的病人,另外一个医生找不到自己该用的器械,在千钧一发之际,另外一个医生给他递上了自己的,最后挽救了这个人的生命。
后来那个医生告诉另一个医生,整理并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能够在自己想要找东西的时候,准确地找到自己想找到的东西。
这一番话对我当时的触动很大,我以前只觉得整理就是为了让东西看起来更加美观和整洁,却并没有发现整理最重要的一点是在自己需要的时候,自己能找到自己整理的东西究竟在哪个地方,这才是整理的最终目标,整理后的东西在你的眼里就是一张地图,你的东西在哪里就是这个地图上一个明确的点。
我之后看了一本书叫做断舍离,她这本书的意思是你不常用的东西你就丢掉,不要被你觉得以后会用到的东西给束缚,那样你要整理的东西将越来越多,这让我想起了我以前的一个习惯,收集塑料袋,因为塑料袋可以装垃圾,所以我经常会买了东西以后用塑料袋装垃圾,可是久了以后塑料袋就很多了,可我总是想着这些东西还可以用的,一直没狠下心来丢掉它们,于是导致我每次整理房间的时候都要重新整理一遍塑料袋,而且垃圾也有垃圾袋装,塑料袋也没什么用,后来我看了断舍离之后,就把它们扔掉了,给自己的房间腾出了一大片空地。
自己现在不用的东西就舍弃掉,要么马上用要么就舍弃,就好像一件漂亮的衣服,你总是想早留到以后什么时候穿,最大的可能是你一辈子都没穿,这和没有拥有这件衣服有什么区别呢?
后来我整理东西的时候,每次都觉得好多东西整理过又乱了,过一段时间就会乱,后来我那在我整理的时候说,整理是把东西放回它该呆在的地方,我想了想,是的,因为我之前整理出一个框架,各个东西都有它该待在的地方,可是后来,我用了之后,我就把它们放在了另外一个地方,所以我就打破了我原来给它们定的框架,当然会乱啦。而如果每次你用了东西都能当回你原来给它的地方去,就不会存在乱的问题了。
所以整理就是三步
第一:断舍离,将不要不经常用的东西,清理掉
第二:构建自己的整理框架,在心中构建你自己的地图,保证自己能找到自己整理的地图上的东西。
第三:用过后的东西放回它原有的位置上
这样的话,整理过后的东西不会乱,而且你会很有数
整理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清洁心情的过程,当你看到你的房间慢慢变得干净而有条理,你的心情自然也会很放松,在你整理东西的时候,你还可以对自己做出一些规划,在心中拟定一些计划,或者想一想自己遇到的开心不开心的事,整理一下心情。
有人用唱歌整理心情,有人用弹琴整理心情,用整理房间来整理自己的心情也是一样的,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学会和自己和解,把那些乱糟糟的情绪和你的乱乱的房间一样理顺,抚平,最后获得一个有序而平静的空间,在现实里,也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