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底 怀揣着梦想,我从北方的一个小县城出发,经过14个小时的飞行,来到了位于南半球新西兰奥克兰。好像冥冥之中,总有个指引要我来这个地方。那年20出头,来新西兰上学。第一次做飞机,第一次出国。对即将面对的全新世界,茫然无知。那个时候精力充沛,不知道什么是累,连续熬夜也不在话下,胆子也大,认为遇到任何困难都有办法解决,至于办法是什么,其实一无所知,心里觉得发生了就一定会解决,就是这样懵懵懂懂。
那时候没有微信,没有支付宝,汇款也不是很方便,从中国带了一沓旅行支票。也是头一次使用旅行支票,不是一张支票那么简单,而是像假钞美元一样的卡片,有面值的,100美元一张的,带了60张,6000千美元,来到这个陌生的国度开始新生活。
新西兰是南太平洋上的一个国家,领土主要由 北岛 南岛 及一些岛屿组成。首都是惠灵顿,最大城市 奥克兰。最先进入新一天的国家,风景秀丽,气候宜人。
那些年来到这里的普遍是留学生,许多是被国内各种中介忽悠而来的学生,他们认为出国就能找到出路,就是成功的捷径,我和他们一样,怀揣着梦想,来到这里。当登上飞机的那一刻,泪流满面,控制不住的流,不知道是离开家乡的伤心,还是对展开新生活的激动。
这边的季节和国内相反,国内是冬天,南半球就是夏天。国内登机的时候因为行李超重,不舍得丢下精心挑选的物品,所以裤子穿了三件,外衣内衣里里外外穿了好多套,裹的就像个粽子。现在想想还是挺可笑,全程路上被周围的人投以异样的眼光,以至于香港转机时候被海关反复排查,就这样跌跌撞撞到达奥克兰。
出关还是遇到了盘查,蹩脚的英文,加上带了各种药品把海关的一位金发大姐搞得很无语,盘查了2个多小时外加罚款才放行,约定好的接机人也早已不在,带来的手机没漫游,找到公用电话亭,联系上接机人,他们说等了太久了,不等了,叫我们做机场大巴去市中心的皇后大街。还好奥克兰的机场不是很大,跌跌撞撞摸索出了大厅,外面蓝天白云,春光明媚,空气清新,空气中带着泥土的芬芳,让人有醉氧的感觉。路边整齐的巴士,有序排开。坐上机场大巴,不久大巴就缓缓启动向市中心进发,看着窗外蓝天白云,一栋一栋的房子,满眼的绿色,感觉所有的一切都那么美好,未来可期。
大巴进入市区,接机的人说到了市中心看见一个高高的塔就下,于是大包小包,穿着像粽子的我在皇后街下车了,街上的人都金发碧眼,这时才感觉真的来到了国外,现在是外国人了。等了许久才等来接机的人,这位叫范哥,南京人,来新西兰二年,国内委托他来接机,他又委托了另一位,就这样托来托去,让我囧况频出。之后范哥把我安排到了市中心一处他现在住的公寓,说是公寓,感觉就像大杂居宿舍,里面住了好多年轻人,我住在这栋楼的顶层12楼,电梯只能到9楼,下了电梯还要爬三层楼梯,来到了一个光猛房,因为四面墙有三面都是玻璃窗所以阳光特别充足,范哥说都住满了,原来这里是仓库,现在改了房间我是这个房间第一个住户。范哥叫我收拾一下,一会去他房间吃饭,一路的奔波和激动,倒是没有多少胃口,虽然对接机安排不满意,但是人家邀请还是要去的,还有许多要向人家请教的。
简单收拾了一下就来到楼下范哥的房间,范哥当年45岁,出国前在南京旅游公司,任职经理,有着不错的收入,被这边的美景吸引,所以在大龄出国。为了移民拿绿卡,混了一个旅游专业的文凭,可惜移民局又更改了移民条件,必须找到相关工作方可移民,所以他找了一家华人不大正规的旅行社工作,听他讲述,这家旅行社也不给他开工资,他一周五天都是白干活,晚上周末去做零工维持生计。所以时间被安排的很满,没办法去机场接机。这是我感受到了这个中年男人的不容易。接下来,范哥带我熟悉了一下周边环境,哪里可以买手机卡,哪里可以购物。并借给我们一张电话卡,可以给国内家人报个平安。
奥克兰的夏天是温柔的,不同于国内的夏天,高温不过30度,树荫下总是凉风习习,早晚凉爽,不需要空调和风扇。傍晚总是朝霞满天,红彤彤一片,总能想起国内上学时的一篇文章— 火烧云。晚霞后,繁星满天,脸盆大的月亮高高挂,感叹国外的月亮确实比国内圆。这晚在公寓附近兜兜转转几圈后回到那个光猛房,打开行李箱,铺上床单。没有被褥,枕头,就把厚衣服塞进被套枕套中去填充,这样度过了第一夜。